高考英语试卷出题模式,即占分比例是怎样的。比如听力,选择。作文。说全些还有占分比例情况?
2016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英语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 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说明 试卷由第I卷和第II卷组成。
第I卷包括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第II卷包括第三部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分两节,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短文的内容〔不少于9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在一段约300词的短文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分两节,考査考生对语法、词汇和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约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言材料中留出10个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所需的内容(1个单词)或所提供单词的正确形式。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 第四部分写作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一节:满分10分。本题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即将其改正。 第二节:满分2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高考卷子是怎么出题的?
命题时间
每年的4月底,5月初高考命题工作正式开展。命题工作大概持续半个月左右,剩余半个月用来微调和印刷。
命题之前
确定命题人高考卷命题专家主要有三个群体组成:教授、在职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三者的比例递减,即大学教授占得比例最大,一般命题组组长为大学教授。考试中心都有一个库,里面是适合命题的各地教授。一般为了稳定高考全国卷连续性,几年才一大换,一般几年内换的不多。为什么呢?因为,高考选拔的对象,是要进入大学,说白了高考是为高等教育院校选拔人才。高校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需贯彻到高考中,高考试卷的命题精神,指导、引导高中教学体系。显然,高中在职教师与市、区、县教研员对高校人才需求把握不到位。高考命题人是如何选拔的呢?简单描述为一优三非。一优,即在行业内非常优秀,高校老师一般是正教授和博导,在职教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一般是有长期教学经验或研究经验的特、高级教师。
三非:
1非:指的是教师不能是高三教师。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侧重和偏好,这种偏好会贯彻在他的教学中与命题中。
2非:指的是不能是该年高三考生的家长。
3非:指的是并未参与过高考补习、辅导、讲座、编写复习资料备考资料等的人通知命题人确定了候选人,省考试院会在4月中下旬征询意见,问询能否参加当年的高考命题。再得到口头同意后,考试院会在4月底,5月初将命题人集中在一个指定的地方,让大家签订非常详细的长达几页的保密协议,对外统一口径声称“出差”等无关的事情,然后让大家乘坐指定的大巴,一般要到机场安检。严苛的安检基本上每个省的命题人都要集中到机场安检,安检非常严格,任何电子设备都不能携带。有一个老师是这样描述的“衣服所有的夹带,U盘都被扣,所带的行李箱和衣物都要一点点细细检查,全身上下以及所带的物品没有一点是带字的,随身也不能有纸和笔。除了这些东西,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更是“违禁品”,所有老师的通讯设备都被临时“收缴”。”经过严格的安检后,命题人就会被拉到已经安排好的命题地点,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世外桃源”生活。命题之中首先中断对外的一切联系,给家人报平安也是有专人负责。但是生活上还是挺不错的,吃香的喝辣的,有电视,有娱乐,和度假无异。人身基本上没有自由可言,24小时有人站岗,电话有监听,电子设备++扰,不能私自离开驻点。其次出题工作强度大。基本上从早上8点,一直要忙到午夜。由组长带领,大家共同完成试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语六级作文怎么出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语六级作文怎么出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