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语和英语中“妈妈”的发音很相似?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立的一套发音规则。但在这么多人类语言当中,表达“妈妈”含义的词却惊人地都拥有相似的发音。事实上不仅英语和汉语的中表示“妈妈”含义的词发音极其相近,其他语言表达“妈妈”含义的词的读音也十分接近。
例如德语的Mutter,法语的Mere或Maman,日语和荷兰语的Mama,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Madre,希腊语的Mámmé等等。隐藏在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其实是语言表达的最初意图。
语言学家指出,新生儿在咿呀学语之时,便能自然地发出多个元音,又以元音a为主。这是因为世界上大多语言都有a这个元素,而且发a音时,口腔呈自然张开状态,是婴儿最容易发出的一个元音。加之婴儿发音的特点通常是以叠音的形式出现。因此,语言中出现mama这个音节是符合婴儿发音的特点。
事实上,婴儿发出的“mama”这个音节起初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这只是婴儿开始发音时最容易发出的一个音。但是婴儿本能地发现,每当他发出这个音时,妈妈都会走到摇篮边看看自己,喂奶或换尿片,于是每次需要妈妈时都会发出“mama”的音节。后来人们逐渐用mama来表示母亲的含义。就这样,mama作为“妈妈”的意思便固定了下来。由此可见,各种语言当中“妈妈”一词发音的相似性绝非偶然,它符合婴儿早期发音的特点,符合语言规律,属于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英语当中mama,mummy,mom都是一些比较口语化的表达,并且都属于儿童用语。而“mother”是个比较书面和正式的用法,相当于汉语中的“母亲”。英语中“mother”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日耳曼语系(Germanic group)。北欧、中欧(德国、奥地利、卢森堡等)、西欧(英国、比利时、荷兰),以及欧洲之外的英语国家和地区使用的语言都属于日耳曼语系,这也解释了为何日耳曼语系地区表达“妈妈”一词的发音会如此接近,因为它们都源自于日耳曼语系的词根ma,因此都包含[m]元素。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汉语中“妈妈”这个词的历史发展。现代汉语的 “母”和“妈妈”的读音表面上完全没联系。其实,这只是语音变化的结果。根据百科资料显示,"妈"字一词最早记载于《广雅·释亲》:“妈,母也”。在古汉语中,“母”一开始是发ma音的,后来,“母”的发音中的a渐渐变成了u,读作mu,但口语当中,人们还是将“母”读为ma。于是为了区别“母”字的书面语发音mu和口语发音ma,人们创造了“妈”这个字来表示“母”字的口语发音。《康熙字典》中对此也有解释:"俗读若马,平声。称母曰妈。"
总的来说,在人类的各种语言中,Mama的发音是用来称呼母亲的,因为这是人学会的第一个音节,这就是为何在如此多的人类语言当中,表示“妈妈”的词具有相似发音的主要原因。
回答到这里。如果觉得回答不错,可以点赞关注一波喔~
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英语干货铺”。了解更多新奇有趣的英语干货知识,每天都会跟你分享关于口语、四六级、考研等英语干货,让学习英语更加轻松。
中文“妈妈”和英文“妈妈””的发音一样
的确是这样的,儿子去的美国寄宿家庭,听他们的孩子喊妈妈也是“妈妈”,不是mother、mom、mami等。德国朋友带孩子回国时,听到孩子也是喊“妈妈”。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应该是来自于人类的本能。不管哪个国家的孩子都要母乳,母乳时,嘴巴做的最多的动作就是mamm。
当婴儿三四个月时,没人教他说话,但是他饿极了,就会本能的发出mamm的声音,表示要吃饭。
不同的人听到这个声音感觉是不同的,我感觉就是manman的声音,接近妈妈。以前见过很多孩子,很大了叫妈妈还是man。
声音最初就是根据最原始的发声演化而来的,因为母乳的原因,各个国家叫妈妈的发音就是一致的。
为什么妈妈的标准称呼又有多种
虽然人的本能称呼是一致的,但是等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大人又按照自己沿袭的叫法教了孩子另一个称乎,如母亲、娘、妈咪、阿妈等。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您是怎么想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两个宝宝的妈妈,也是经验丰富的育儿问答达人,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