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中国China是瓷器的意思,那么俄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中国是什意思?
其实中国的国名“China”中的“瓷器”的含义,应该是后来随着中西方贸易加深,外国更多从中国进口瓷器,才逐渐多了这个意思。德语叫“China“,西班牙语也叫“China“,法语叫“Chine”,希腊语“Κίνα”,意大利语叫“Cina”,俄语叫“Китай”。除了俄语之外,其他几个称呼都来自“支那”。
先说说古代中国在以西外国地区之名称,无非有几种,分别是:支那、桃花石、契丹、汉、唐、赛尔斯等,当中影响最大的称呼就是“支那”。西洋世界“支那”一词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就讲比较主流的说法,是来自古印度梵语“Cina”(或Sino),与“至那”、“脂那”、“摩诃支那”、“震旦”同源,它表达的是“丝”的意思,古代的印度、波斯都用“丝”来指代中国,所以古希腊也称中国为“赛尔斯”。反正,不管古代印度所说的“支那”有无“丝”的意思,后来西欧各国的中国称呼,基本都源于此处。
还有另一说法,指“支那”是印度古代对“秦(朝)”的音译,现在很多人也深信不疑,最早是由日本的辞书《广辞苑》做出了这个解释。后来清朝外交官薛福成在他的《出使日记》中说:“欧洲各国, 其称中国之名:英称采依纳、法曰细纳、意曰期纳、德曰赫依纳、腊丁之名则曰西奈……则皆秦字之音译。”这个说法,现在多数读者也深信不疑。但是,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可是公元前5 世纪的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就已经称中国为“支那”,比秦朝提前300多年。
支那这词原本没有“贬义”,是正常称谓,古代中国人也用。有一点注意,日本人在近代之前不称中国为“支那”,要么称汉或称唐,是近代从西方人那里引入了“支那”一词,然后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人把这个词叫出了“贬义”,中国人就不喜欢听了。
中亚突厥语、俄语和东欧其他的斯拉夫语言没有受“支那”这个词的影响,俄语把中国称为“Китай”,发音为“契丹”,意思也是“契丹”,但它就是指中国。这个称呼缘于古代俄罗斯人把“契丹人”与“汉人”搞混淆了,是因为一个误解演化出来的称谓。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916年-1125年)被女真人的金国灭掉之后,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率领残部出逃,最后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1124年-1218年)”帝国,也曾称雄一时。当时的契丹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中亚各族和俄罗斯人分不清楚,就搞混了,以后就用契丹来称呼中国,一直沿用到今天。
辽国契丹贵族耶律大石逃亡后建立的“西辽帝国”疆域图,俄罗斯和东欧各斯拉夫民族对中国称呼为“契丹”来自西辽,他们把契丹人与中国人搞混淆了。
首先咱先了解一下“中国”一词的字面意思和来源。
在古代人们把中国认为是中原文化的代表,直到清朝入住中原以来,统治者开始以“中国”自称其全部统治区。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首次将“中国”作为正式国号使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其国号简称为“中国”,从此“中国”成为广泛使用的具有现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简称“中国”啦
那么在国外有啥代表和含义呢,我这里就把我收集到的资料一一给您讲解一下。
其实大多数的西方国家称呼中国为China(英语)、Chine(法语)、Sina或其变体,多数认为是来自“秦”的音译。
在英语中目前所得到一般认可的考证为:古印度语梵文cina和chinas-希腊语Sinai/Serica-古拉丁语 Sinae-后期拉丁语Sinology,但古印度人为何使用cina目前没有定论。疑为古印度人对东方国家的称呼,目前有多数学者认为指西周的秦国。
在日语中,原来很少称中国为“中国”,而直呼各朝代名,因为日本本州西部山阳、山阴地区也叫做“中国地方”,大约从10世纪开始使用,当时日本分为近国、中国和远国。明治维新起,借用佛教经典中的称呼“支那”来指称中国,后来这种称呼开始带有侮辱性。现在的日本人称中国为中国。不过因为同样使用汉字,一部分日本人认为“中国”或“中华”这些称呼是在刻意赞美。
俄语称中国为Китай(khitay),来源于“契丹”一名,由于辽朝和西辽自9世纪至13世纪长期在中亚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在此期间兴起的斯拉夫语族和突厥语族诸民族均以契丹为全中国的代名词。现在大约有十几个国家称中国为“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