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达线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吗?为何有些人超过二本线三十分却只能读大专?
考生只要本科上了线,肯定是能上大学的。就看自巳志愿如何填。若填报得当,就可读上本科且自已喜欢的专业。若填报不当,就只能读专科了。
本科和专科都叫大学,是不过学历层次存在差别而已。你所说的超过二本线30分,应该是超过本科二批次(包括二本和三本)30分吧,本科没取上,却只读上了专科,这很正常。
这就是你填志愿不当造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各省(市)高考划线一本上线人数为一本招生总数的120%,所以一本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有一本招生总数的20%落入本科二批次,而本科二批次招生的人数又略比招生总数大。
为此,本科二批次又有部分考生自然落入专科层次。
你本来超本科二批次30分,读上本科应该完全没问题的。
你造成自已去读专科,不外乎有这样几个原因:
1、填报本科二批次时,只填了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没有填独立本科院校或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因公办普通本科收费低,多为考生亲睐,竞争强,造成落榜。
2、填报志愿时,学校和志愿服从调剂栏未填上。由于这栏未填,二本未录上,就直接落榜。
若填上学校和志愿均填服从调剂,自然就不会落榜。
3、本科二批次录完后,有未招满的大学,上了本科线的学生,可以填报二次征集志愿,重新填报未被录满的二本高校。
由于你可能错过这个补录机会,而造成失去读本科的机会。
由于上述三个原因,没有把握好机会,从而导致高本科30分,只读上大专。
综上,个人观点,欢迎评论与关注!
你们都是怎么考的、考了多久才考上公务员的?
我女儿参加省考,因为她的小闺蜜报考了参公单位 ,我女儿研毕业后在大连律所工作一年。她闺蜜让我女儿也报同一单位,说:反正报名费也不多,你报名考一下呗 。
我女儿9月份辞了工作,后来我知道后,劝她报班,她说:不报班,上考场瞧瞧题型。十月份回来考试。
11月份,孩子准备行程回大连找工作,次年参加大连公务员考试。她去姥姥家玩,给我打电话说成绩下来了,她正好卡线入围。那年省考定了最低分数线。要二人,她第二,其余均未入围。有的朋友、同事觉得我女儿考参公可惜。她的小闺蜜未上岸,也是研究生,去了开发区政府。
我女儿性格属于安稳型。参加面试报了一个班,学费一万。虽然是保岗,但是也应对面试了解一二。所以,我女儿考公务员算是最轻松的一个。
她陪考一次上岸,一个月时间,做了1 0套题,分数不高,正好卡线。如果不设分数线,面试也就很难说……
现在工作很忙,也想过放弃,但是她工作认真,现在还在忙碌,工资不高,但挺稳定。她考司法证差2分,现在忙,暂时无暇顾及,有时间她准备再考……
我是研究生毕业当年考上了上海公务员,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一是认真备考。这个是基础,不要认为公务员考试就是碰运气,像对待高考一样对待公务员考试,我基本上研二第二学期就在准备公务员考试了,当时还要实习,所以就白天上班,晚上天天去图书馆,雷打不动3个小时的复习。如果对自己自学没有自信,可以报个辅导班。
二是多头报名。不管是国考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既然你已经认真做了复习准备,那就要把复习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值。特别是,如果你还是应届生,如果你还没有男朋友的牵制,如果你的父母没有要求你必须回老家之类的情况,那就尽可能多报名,国考、各个省考,只要时间允许、条件允许,就大胆的报名,考不上就当练兵,不要只盯着一棵树。因为公务员考试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或许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当年根本没有想过要来上海,一心只想留在上大学的那个城市,但是偏偏那个省考没有考上,反倒是上海的考上了。
三是报名时要服从调配。不要过于担心万一被不想去的单位录取了怎么办,只要是在同一个省市的体制内,不同的部门之间待遇都大差不差。当然,不同部门未来的成长空间不一样,但进了体制内,还有很多内部渠道可以换工作部门,正规的有遴选,非正规的有借调,只要你足够优秀,总有机会的。要抓住考公务员的主要矛盾,那就是考上了比考到什么部门更重要。我当时就是受益于服从调配,虽然进了一个边缘部门,但正好利用边缘部门比较清闲的优势,不断充实提高自我,并同步完成结婚生子的任务,后来才能有机会被借调到核心部门工作,当然现在已经正式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