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没有课也要坐班,这种制度下,教师可以不上晚自习和早读吗

教师没有课也要坐班,这种制度下,教师可以不上晚自习和早读吗

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辛苦。寒暑假两三个月不上班,工资照领,这不是弥补吗?

工作时要求不超8小时,寒暑假又得领工资,哪能两头都占着。

有得必有失,做人不能太过分。

教师工作具有特殊性,备课、进修、批改作业、教育学生、家访等,都不可能限定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上早晚自习也是正常的工作时间。教师不能跟机关工作人员比,只干8小时。但是也有优于公务员的地方,就是两个寒暑假可以自由支配。

没课英文怎么说 - 宝贝英语

之所以要设寒暑假正是考虑到师生平时太辛苦,需要休整一段时间。

坐班制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老师上班,不光是上课,还要背课,批改作业,还要对学生辅导教育,责任相当重大。就说背课吧,即要熟悉教材,还要熟知教学大纲。不仅如此,也要研究学生心里特点等,这就是是个良心帐。要想教好学,只有下一番功夫才行。当然了,要是混,也容易,坐不坐班也就无所谓了。至于看不看早晚自习,就看学校需不需要。当然了,也不白看,会给一些补助。虽然少,但必定给了。如果你觉得当老师不适合你,那就辞职,千万别混,让人瞧不起。

题主不满的到底是"没课也要坐班"呢还是"上早读和晚自习"?或者两者都反感?

教师工作不是单纯的计时工作制,因为它有一定课时任务;也不是计件制,因为课外还有大量的工作;而是一种”定时+任务"的工作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校时间会有一些基本要求,方便课后答疑和应对突发性工作,所以你不能上完课洗洗手就走人。

绝大多数中学教师,特别是有升学压力科目的教师和班主任,基本上都是起早贪黑,早出晚归。坐班约束的是工作任务不重的非主科教师和责任心不强的教师。

我就遇到过极端情况,个别教学任务不重的非主科教师要求把课集中安排在几天(比如十二节课三天上完,其余几天不到学校),学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对其他教师的负面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学校应更多地运用任务/过程管理,重视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研活动等各个环节,更看重教学效果,而不是死板地要求每天坐班8小时,但教师应该保证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更不允许没课就整天都不到校。

教师工作说到底是一个良心工作,一个有责任心、喜欢教书的人,那怕躺在床上都在想教学、想学生,一个不喜欢教师工作的人,那怕人在教室,可能想的都是与教学无关的事。

回到题主的问题,早晚自习是必须要上的,它是教学的必要环节,需要改进的是学校死板的打卡管理方式,比如要求教师每天在校时间?小时(应少于8小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这样就可解决有早读和晚自习辅导或有特殊情况的教师的问题。

谢谢邀请。

坐班制是指教师在正常上班时间内,除了按课表安排的上课人员外,其余未上课教师包括班主任、教学辅助、后勤服务及管理人员须坚守工作岗位,在备课室、办公室进行备课、批改作业或学习。有些小学的班主任是在本班教室坐班,以便于维持课堂、课间秩序,保证学生安全。一般情况下教师是不能擅自离岗外出。若有情况需要临时处理,需向教务处、值班主管领导打招呼,尤其是班主任要委托临时负责老师,以便及时处理学生中随时出现的意外情况。这种短时间的外出情况也可以不按教师请假对待,以体现学校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坐班制既然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之一,就包含上晚自习和早读两个时段的岗位要求。如寄宿制学校学生周内5天在学校生活,每天安排早读、晚自习便于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保证足够的锻炼和娱乐活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开展朗读、背诵、预习、课外阅读等活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了确保早读、晚自习的效果、保证课堂安全,一般是以课表的形式明确到具体跟班教师的,而且在教师绩效考核中计算课时和工作量的。如果没有安排跟班的老师相对可以灵活掌握,但班主任还是要坚持坐班的。因为学生早晨到校晨检、晚自习下后送回宿舍安检这些都属于工作职责范围,这也是为什么班主任工作琐碎繁忙且非常辛苦的原因吧!

我认为,虽然学校管理制度是刚性的,但在执行过程要体现其灵活与柔性的一面,坐班制和早读、晚自习的灵活性并不冲突。管理实践中灵活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能达到规范教师工作纪律的目的,又能体现人本管理的校园文化优势,激发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蒙正苑林说教育,欢迎阅读、评论,谢谢您的关注!

没课英文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