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成绩包含听力分了吗?天津
包含听力分。
天津市英语考试总分是包含听力分的。从2018年开始,天津高考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即高考英语科目成绩取笔试和听力各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考生的高考总分。
天津英语听力和口语考几次
两次。
第一次笔试与两次听力考试于3月18日同场举行,第二次笔试于6月8日全国统一高考时举行。天津是双重高考制度。天津高考的英语科目,每一届毕业生均有两次考试机会。第一次考试机会是每年的三月份,第二次考试机会是每年的六月份。倘若高考生们在第一次考试中就获得了满意的成绩,那么就可以自主选择不参加第二次英语考试。
天津市的英语高考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两次考试。具体来说,三月份的英语高考考试中,考生会参加一次笔试和两次听力考试。六月份的高考英语科目只考一次笔试。听力部分在三月份的考试中有两次机会,考生可以选择在这两次考试中取得最高笔试占130分。
活在最底层的我们到底有多累
社会底层的人大部分的收入花费在房租及相关租金上,其余的都是吃和日用,就所剩无几了;房租(房贷)是防碍收支平衡的祸首。
经常听到说“劳力短缺”?然而劳工工资却一直很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谬论,是由于劳力短缺是幻觉?不是劳力短缺,而是缺少愿意在现在低工资下工作的人。明显的理由是:
A.雇主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来拒绝加薪,宁愿提供各种方便与福利也不加薪(为什么?);
B.为什么雇主剥削员工行为没有遭到抵抗?雇主肯定是尽量把工资底线拉到最低,而不是使员工尽量舒适和安定,这是符合经济理性行为的。劳工也应该要求更高薪,尽可能争取最大利益才对!然而并没有:当人们越穷困,他们的行动力也通过加深受限,换一份工作,你有更多顾虑,你必须从头开始。
C.人们必须清楚自己有哪些选择,然而大部分人是一脸懵逼,人们绝口不提跟个人收入有关的话题,雇主也规定员工不能谈论工资,人们会谈论性生活、犯罪、疾病等,但不会谈论工资。
D.管理阶层的拉拢力量,使员工感到自己像是某种“伙伴”,另外一个是分红制度,总之,威逼利诱。
E.还有隐蔽一点的原因是,雇主各种对隐私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让员工越来越卑微,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然后就觉得自己也就那样了,认为自己就该领到那么点薪水——这是很隐蔽的因素。
F.当然还有各种直接的方式,比如公司规划员工不能啥啥啥,否则开除或处罚。
总的来说就是,低层劳工许多时候都是以非经济理性的方式行动,并不能以一个自由能动都的身份行动,处于一个毫无公平可言的位置——于是,低层劳工进入了一个永远恶性循环的噩梦,大部人无法通过个人足够的努力获得适当的生活质量——没有人告诉你,就算你努力工作,还是很有可能发现自己深陷在贫穷和负债中。
穷人往往遭到社会严厉责难,被说成是生性懒惰、天生愚蠢、贪婪、短视的人,所以穷人在大众眼中就成了这副样子:满足于靠“政府的施舍”过日子,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通过一份工作“自给自足”。
我不知道最底层是什么概念。我生活在东北铁岭,月薪两千多,没有房贷车贷,没有欠款,当然也没有多少积蓄。周围大多数人都是我这样的情况,不知道算不算最底层?可能是底层,但还不是最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