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起初是哪个国家
英语最先是英国的语言。 英语由古代从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德国、荷兰及周边移民至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朱特部落的白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 在19至20世纪,英国以及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如今,许多国际场合都使用英语做为沟通媒介。
中国最早研究语法的著作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书《马氏文通》,诞生于一八九八年,作者是马建忠(1845—1900)。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语言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马建忠于1875年以郎中(朝廷高级官员)资格,被李鸿昌派往法国留生,毕业于巴黎大学.他把我国的教学法跟西方作比较,认为由于我国不教语法,青少年学习语文进度慢,不能用更多的时间学习科学知识,影响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主题语言中最早出现的一种类型是
主题语言最早出现的类型
一. 简洁性。
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二. 准确性。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三、科学性。
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四. 严密性。
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
语法化”概念最早出现在13世纪的中国,《六书正伪》中记载道:“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
①法国语言学家梅耶(1912)最早提出“语法化”这一术语,他指出:“语法化指语言中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②之后Kurylowicz(1965:52)补充指出:“语法化指词汇语素演变为语法语素,或从较低的语法地位跃进到较高的语法地位(从派生构词成分变为曲折构形成分)的过程。
在分析语中,主要指实词/语素虚化以及虚词/语素变得更虚。”
③这一定义将虚词(语素)更虚列入语法化,扩展了梅耶的语法化内容,也更加准确,被称为“迄今为止,最经典的定义”。
人类语言上最早出现的语法类别
语法化”概念最早出现在13世纪的中国,《六书正伪》中记载道:“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
①法国语言学家梅耶(1912)最早提出“语法化”这一术语,他指出:“语法化指语言中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②之后Kurylowicz(1965:52)补充指出:“语法化指词汇语素演变为语法语素,或从较低的语法地位跃进到较高的语法地位(从派生构词成分变为曲折构形成分)的过程。
在分析语中,主要指实词/语素虚化以及虚词/语素变得更虚。”
③这一定义将虚词(语素)更虚列入语法化,扩展了梅耶的语法化内容,也更加准确,被称为“迄今为止,最经典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