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的P、S、M、A各档位怎么介绍,初学者如何拍好照片
相机的暴光模式分为:P档为程序智能暴光,主要是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组合快门与光圈EⅤ值不变。S档是速度优先模式,选择任何快门时根据外部光线自动调整光圈大小EV值不变。A档模式选择任何光圈快门自动调整速度EⅤ值不变。M档是将自动暴光设为手动,凭攝影经验调整快门与光圈,测光表也起到参考作用(手动暴光目前意义不大,暴光时调整十O一EV完全能做到)。美能达更为先进的是比上述又多了两个模式更为方便快捷,PA与PS的功能:PA是景深先决式程序暴光,PS是速度优先程序暴光。(查阅:美能达7Xi与9Xi)
单反相机上通常都有一个转盘,上面标注了P、S、A、M这些字母,这个转盘就是“曝光模式转盘”。
这些所谓的曝光模式都是什么意思,怎样合理使用它们?
我给大家概括分析一下这几个曝光挡位。
单反相机上的P挡可以看做是一个“自动挡”。它类似于汽车上D挡,挂上这个挡以后,你只要踩油门就可以了。在单反相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挂上P挡这个名称为“程序曝光”的挡位之后,你只需要控制曝光补偿的增或减,就类似于汽车上的油门控制,而相机会根据测光结果和你的要求自动提供光圈、快门速度的参数组合,让照片看上去曝光正常,不用你去操心到底开多大的光圈,到底设定多高的快门速度,这些由相机自动设定,并且会确保最终照片的曝光结果相对比较正常,不会出现非常过曝或者非常欠曝的结果。如果你把感光度ISO也设定成自动模式,那就成了相机完全的自动曝光了。P挡看似非常傻瓜,没有太高技术含量,但却是非常实用的一个曝光挡位,因为很多场景下你并没有太多时间去精准设定曝光,P挡可以直接按下快门拍摄,特别是在光线环境相对较好的情况下,P挡一般不会出现太大曝光偏差。
在街头摄影过程中,往往可以设定在P挡,不用将过多重心放在曝光设定方面,而是将重点放在抓拍和构图上。
单反相机上的S挡和A挡则是“半自动挡”。所谓半自动,就是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个曝光参数是由你来手动设置的,而另外一个参数是由相机自动匹配出来的。如果选择A挡,就是“光圈优先挡”,那么光圈这个参数由你来手动设定。选择大光圈f1.4,还是选择小光圈f16,无论选择什么光圈值,需要你手动设定,并且设定后相机不会再随着测光结果变化光圈值了,这个值就会被固定下来,但另外一个与之匹配的快门速度值则是由相机自己设定的,它会随着光线变化而自动调整,从而保持曝光结果的相对正常。一般在拍摄需要确定画面景深的照片题材时会选择A挡,例如人像摄影,这样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光圈来确定画面的景深范围,使之符合创作需要。
人像摄影时,用A挡控制光圈,大光圈可以带来美丽的背景虚化效果,小光圈可以将人物与背景都清晰体现。
同理,S挡是“快门速度优先挡”,在这个挡位下你能够手动设定并且固定下来的是快门速度挡位。如果需要高速快门的时候可以设定为1/1000秒以上的高速快门速度,当需要慢速快门时也可以设定为30秒的长曝光,而与之匹配的光圈值则由相机自动给出。通常使用S挡多用来拍摄体育运动、运动物体的抓拍等题材。
运动题材摄影时,S挡使用频率较高,可以通过快门速度的锁定来人为控制运动主体图像的凝固与模糊。
在A挡和S挡模式下,感光度ISO可以手动设定,也可以使用自动ISO,看你的创作需要而定。同时,也可以在这两个模式下使用曝光补偿来确定曝光的增减。
单反相机上的M挡是完全的“手动挡”。如果仍然用汽车变速箱来比喻的话,M挡就是个纯手动挡,你挂几挡,车就会固定在这个挡,如果你挂2挡,再怎么踩油门,汽车也是在2挡下拉转速,不会自动跳升到4挡去。同理,在单反相机上,光圈、快门速度完全由人手动设定的模式就是M曝光挡,由人手动设定的光圈、快门值就被固定下来,相机不会自动对曝光进行任何修改。如何确定曝光的准确性,就需要人来观察曝光标尺或凭借相关经验了。什么时候使用M挡?当然是在光线环境非常稳定的情况下,例如室内人工光源的情况下,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
影棚内的摄影,使用M挡是最常见的情况,可以将曝光完全固定在一个参数,曝光情况则靠设定闪光灯来决定。
作为初学者来说,各个曝光挡位都可以去尝试一下,个人觉得用途比较大的还是半自动挡位,A挡和S挡能够配合ISO设定和曝光补偿设定完成大多数场景下的摄影需求,可以多在这两个挡位下练习拍摄,充分理解光圈、快门、感光度的曝光关系后,就可以在各个曝光挡位之间游刃有余地根据创作需要切换应用了。
各挡位的性能是摄影爱好者是入门知识,说明书都有,关键是灵活使用,比如拍摄的花卉,人像,需求虚化背景,那用光圈A挡优先,就比较好控制,在拍摄运动会,或者是在车里拍摄景物,必须要S挡为好。否则就是m挡。
'
前面有老师对各档的基本知识作了详细介绍,我在这里聊聊各档位的应用体验。
1、P档(程序自动模式)——最放心的选择
有人把P档看作是“傻瓜”档,甚至不屑,显然是误解,P档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模式,相机厂商结合大量优秀摄影作品和专业摄影师的拍摄经验,设计了一套程序曲线,让相机根据不同的拍摄条件自动生成最优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可适应于各类题材,对于光圈、速度没有严格要求的拍摄,这是很好的选择,初学者可以先从这档入门。
(摄影/夏雪)
2、S档(速度优先模式)——针对运动物体的选择
S档面对的几乎就是运动的物体,比如骏马奔腾、体育运动、飞瀑流泉等,通过控制相机的快门速度来定格运动物体的瞬间状态。既可以采用高速快门将运动物体凝固在画面中,也可以采用慢速快门表现物体的动感,还可以采用较长的曝光时间让部分运动物体从画面中“消失”。
(摄影/夏雪)
3、M档(全手动模式)——最无奈的选择
M档是许多老法师的至爱,优势也非常明显,比如在光线极端复杂,光比非常大的环境中,通过点测光可以获得理想的曝光。但对于初学者和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只能在其他自动模式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时,作为最无奈的选择,应该相信机器的运算能力比我们大脑的运算能力更强。
(摄影/夏雪)
4、A档(光圈优先模式)——使用频率最高的选择
A档的控制感最好,几乎适应绝大多数题材,因为可以通过光圈大小控制景深大小,对于风光、人像、微距等题材应用最多,也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平时的默认选择。
(摄影/夏雪)
以上四种曝光模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作为初学者可以慢慢掌握,结合自己的拍摄要求灵活运用。(图文原创/夏雪视觉)
夏雪视觉,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