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什么
“智慧”词意很抽象,从理论上解说既便有有几大页的篇幅也未必说的清。智慧是相对聪明而言。聪明是对平常人而言,智慧是对伟大人物的比喻。如果说聪明能看到十里内的小山溪流智慧则能看到百里甚至千里外的峻岭江海。智慧的格局,眼光,气量,作为大不同于聪明。儒家的智慧在中庸,释家的智慧在性忍,道家的智慧在心静。三家殊途同归,同在一个忍字。见远才能忍当前,谋大才能忍小,图强才能忍弱。智慧也是对未知事物准确的分析和预见力。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对当时天下大势的智慧预则。聪明上升为智慧,需要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愽学多学的知识,明心见性的修为。智慧隐于内藏于拙,奢谈智慧没有任何意义。老百姓的智慧,是三餐饭菜的质量,夫妻和谐子女孝顺。
这个问题很好。智慧是什么呢?答案是:智慧是一种既能够利益他人也能够利益自己趋向越来越文明进步的状态和能力。具有了这样的状态,就会随缘展现智慧的方法,智慧的特点是具有圆满性,周到性,根本性的。当我们称赞一个人很有智慧的时候,通常是指这个人做人做事情的圆满性,周到性和根本性,无懈可击方能令人叹服。这种状态和能力的表现,就是智慧。
智慧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做人的道理。
智慧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表现。
它本身无路可寻,因为不管做什么,你都在朝它迈步,知识是增长的,理解是不断深入的,人是不断成长的。
做人如水,方处世如流,有时候智慧是指一个人在世间行走,不将自己置于危险的环境,也让自己得到前进,人圆心方。
有时候智慧是指财富,而非金钱,有智慧的人会投资自己,会看到金钱背后流动,会让自己具有价值。如马云失败了,但依然有很多人需要他,他自身就是价值。
智慧有时候是深沉的稳定,是原则上不可触犯,当一个人追求金钱时,他已经开始成为金钱的奴隶,为了钱丧失了自己作为人的道德,也开始拜金主义,也利益化时,他就走向了低俗的世界,沦为俗人,时间的一部分。
智慧就是发掘自己潜力的过程,是一个人用经验和知识堆积起的岁月。
同时智慧是对真理的坚持。
i智慧是一种超然的领悟和高远的思想判断。智慧之人处事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并能顾全大局的。智者如原,坦荡无私,慧如曰月,明亮耀人。天赋智慧之人则如耸立之山,巍然屹立领悟天地沧桑和世态冷暖,并能以超越的思想和诚恳的心态感化周边之人。
謝謝!
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學问的問題,也是我向來喜欢探究的問題。今日既然被邀,也只好厚着脸皮试探試探。
智,是机智聪灵;慧,是天賦之可以识悟天地人世的根基。于是,智慧者,必是可以參悟人間世事和宇宙萬物的极其聰明灵透之人。
一個真正可以稱為智慧的人,想必是人中之龍凤,非同凡響。
我認為智慧不是可以培养修煉的東西,因為智慧的內容中包括了人無法拿來的[天賦],而一個人倘若沒有天賦的觉悟根基,定然智而不慧。
人的記憶力,只是頭腦中的儲存和復制物事的部門,甚至記忆力跟聰明也沒有根本上的關联。記憶,只是單純的復制,不具備理解或懂;而聰明,指人的理解事物和学習速度的能力。在正常情況下,聰明的人的記憶力不可能很差勁;可是,一個十分不聰明的人,有的也可以拥有驚人的記憶力。記憶力有点像手機的內存卡,它只可儲存,不会理解和发明创造。
也許有人會認為,只要博讀,只要广見,就可以得到智慧,這其實是對智慧的誤解或半解。在襌學书中通常都會出現[慧根]這個詞,而慧根其實就是天賦的觉悟根基。高僧方丈在選擇接班人的時候,從來不會去考究小和尚的來处,而是要弄清楚小和尚到底有沒有觉悟根基。一個不能悟者,又如何能夠參透玄機呢?
智慧的內容中應該包含了仁慈和大度。智慧与聪明不同,恶人和善人都可以是一個聰明的人;而不仁慈的人就是沒有智慧的人,人一旦凶殘,就与智慧無关,因為凶殘是一种完全無智慧的行為。所以,聰明是中性詞,而智慧是向性詞。或者說,智慧的內容中包括了聰明,而聰明就只是聰明。
對於一种物事,知道了,懂了,理解了,都不屬於[悟了];只有在理解了之後,再加上[原來如此],這才是悟了。文人通常使用的[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不知其所以然],可以說就是指[未悟]。一旦悟了,定能知其所以然了。
智慧無法追求,只能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