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材料的优点和缺点
如下:
优点:
听力材料中语言的现实、自然,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地道的语言。
听力材料有助于学习者增强语感,养成听的习惯,增强听力理解。
听力材料有助于学习者丰富和积累语言素材,巩固已学知识。
缺点:
听力材料中语速快,信息量大,难度较高,学习者不易理解。
听力材料中可能伴有各种干扰因素,如噪音等,影响学习者听的效果。
你知道哪些冷知识
1:高考试卷是监狱的犯人复印的。
2:身份证上有国徽的一面是正面,有自己照片的一面是反面。
3:天堂伞有一部分是监狱里的犯人手工做的,伞上还有工号。
4:可口可乐最初是一种感冒药。
5:人民大会堂可以出租。
6:打火机在火柴前面发明的。
7:日本是没有法定首都的,东京是最繁华的地方,但并不是首都。
8:色盲的世界并不是只有黑白,也是五颜六色的,只是他们看到的颜色和我们看到的颜色不太一样。
9:白种人和黑种人都是双眼皮,只有黄种人有单眼皮基因。
10:不同地区的身份证人像一面是不太一样的,像广西,在汉字上面是有状语的。
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实一开始指的是为学习废寝忘食,不是什么爱人。
12: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指女子有才能却不显露出来称作美德,而不是真的无知才是好。
13:热水比冷水更容易、更快结冰。
14:岳母给岳飞背上刺的是“尽忠报国”而不是“精忠报国”。
15:古人读书摇头晃脑是为了预防颈椎病。
16:《喜洋洋与灰太狼》原定名是《懒洋洋与灰太狼》。
17:压轴是倒数第二个,压台才是最后一个。
18:羊、牛都有4个胃。
19:人在冻死之前会脱衣服。
20:重庆鸡公煲是一个叫张重庆的福建人在上海注册的重庆鸡公煲,不是重庆的鸡公煲。
21:香蕉是草不是树。
22:酒窝属于面部缺陷。
23:一个时辰是两小时。
24:充电头的功能是把交流电改为直流电。
25:星星是自己发光的,不是反射太阳的光。
26:灯泡不是爱迪生发明的,他只是买了专利。
27:感冒发烧是绝症,只能自愈,喝药打针都是缓解的。
28:保温杯不仅可以保温也可以保凉,保温杯的原理是防止热量交换。所以夏天可以往保温杯里存冰水、冰镇饮料,这样的话两三个小时之后水还是冰凉的。
29:每条街上的路牌子,看颜色就能分辨方向,绿色是南北,蓝色是东西。
30:鲨鱼的牙齿其实是特化的鳞片。
31:钢琴是弦乐器。
32:身份证是不会被消磁的,因为身份证里面是芯片,而不是磁片。
33:地下水是矿产。
34:手肘的长度和脚一样。
35:母鸡不怀孕也可以生蛋,只是孵不出来小鸡。
36:糖浆会在喉咙哪里形成一层膜,此时药物成分会作用于喉咙伤患部位,糖浆才会有效用。
37:牙齿最多的动物是蜗牛,有两万多颗牙齿。
38:风油精其实能喝。
39:天空其实是没有颜色的。
40:罐装的八宝粥是先放生的食材,再煮熟。
41:蚊子有牙齿,约22个。
42:一天中最热的是下午两点,不是十二点。
43:憋回去的屁最后会从鼻子里出来。
44:天安门广场上每一天升起的国旗都是崭新的,当天降下的国旗会规整、消毒、编号,再用统一的盒子装起来,之后它们就有新的使命!例如盖在烈士棺椁上。赠送给张桂梅老师的是2008.9.1的国旗,那天是华平女高开学的日子。
45:高度近视的人摘掉眼镜,听力会下降。
46:平时要随身带好塑料袋,这样一旦发生事故就可以及时把自己肠子捡起来装在袋子里,不容易弄脏,方便抢救。
47:紧急出口那个标志上绿色的小人是有名字的,发明人起的,叫皮特脱先生。
48:金条是夫妻共同财产,金饰是女方个人财产。
49:黑人牙膏其实是国内的牌子,中华牙膏不是国内的牌子。
50:古时候养猫要下聘,要带聘礼给猫妈妈和猫的原主人,然后聘书上要写明日期,猫的毛色特点等。
今天要说一个关于恐龙的冷知识。
在我们印象中,恐龙的形象大概已经被《侏罗纪公园》烙下了刻板印象。
它们几乎是这个星球上最具攻击力的动物,身形庞大,动作迅猛,浑身鳞片粗糙且,还有一击致命的尖牙利爪!
但是!这些你对恐龙的印象可能全都是错的!
因为我们现在所见的恐龙形象基本全都是依据骨骼进行古生物复原。
我们能做的只是根据现有的生物,对恐龙形象进行合理猜测!猜测!猜测!
假如给这样一个骨骼化石你,你会怎样复原?
按照传统的恐龙复原的套路,上面这个图的复原看起来非常合乎情理,也完全没有毛病。
然而非常遗憾地告诉你,其实上面这并不是什么恐龙的骨骼化石。
它完全就是一具虎鲸的骨骼标本。
图:虎鲸
我们平时见到的河马,可以说是非常地萌。
虽然是长得磕碜了点,但它们凭着圆润的体态,透着粉红的皮肤,呆萌的外表,也确实圈了一票河马粉。
但是,我们来看一下他的骨骼标本。
非常有趣的是,看着这骨骼标本,巨大的下颌骨、粗壮的獠牙、谁会想到它竟是这么一种可爱的动物。
所以紧靠着骨骼来还原生物外形,局限性可以说是非常地大。
就像我们最熟悉的霸王龙,我们都没办法准确地对它的外形下定论。
我们翻开历史,看看霸王龙骨骼化石出土,到现在的复原就窥见其一二。
图:第一具霸王龙化石挖掘现场
1902年,美国一个恐龙化石采集家布朗在美国蒙大拿洲发现一具食肉恐龙的骨骼,并给这种新发现的恐龙命名为霸王龙。
但是为了尽快将霸王龙公诸于世,布朗也赶紧七拼八凑地把骨骼拼起来,想今早复原它当年的风采。
然而完全无法想象当初霸王龙的模样,一具“怪兽”就这样诞生了。
这位化石专家,把它拼成一种可以直立行走的笨拙模样。
这个形象,也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影视作品中的怪兽。
例如哥斯拉形象的灵感则来源于这早期的霸王龙复原图。
不过随着古生物运动生理学的发展,我们才对霸王龙的脊椎和盆骨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才有了我们现在印象中霸王龙的经典形象。
然而,我们只是复原了骨骼,他的其他特征呢?
霸王龙是不是真的像侏罗纪公园里面一样,体表充满坚硬的鳞片,吼一吼世界都要抖一抖呢?
答案也还是否定的。
随着研究深入,一个新的发现又彻底打破了人们的想象。
古生物学家发现了霸王龙的远方祖先——羽霸龙。
他的体表覆盖满了羽毛,生活的年代也比霸王龙要早得多。
图:羽暴龙的复原图
这个消息一出,古生物学家也根据霸王龙祖先羽暴龙,创作出了一种浑身长满羽毛的霸王龙形象。
图:长满羽毛的霸王龙
然而,怪就在怪,在出土的霸王龙化石中,有确实是发现了鳞片皮肤的存在。
根据生物学上的“不可逆论”,如果进化出了某种高级特征,就不会退化回原来的特征。
既然早期的暴龙,如羽暴龙已经进化出了羽毛,那么之后霸王龙就不可能会退化回鳞片皮肤。
图:犰狳
不过,一些现代的生物就给了考古学家以灵感。
如犰狳就是满身长满鳞甲,却又拥有变异的皮肤和毛发。
于是,古生物学家又给出了霸王龙的另一种复原图。
复原图显示,霸王龙的背部和头顶仍是布满羽毛或毛发,而身体的两侧和尾部却仍然残留着鳞甲。
虽然这是目前最合理的复原图,但是以现在的资料和复原水平,还不能言之凿凿,指不定又有什么新资料出现再次打脸。
图:皮肤中的两种色素细胞,右为黑色色素细胞
还有一点,古生物的体表颜色我们更是一无所知。
最开始科学家会通过观察古生物皮肤中色素细胞,来推断它们生前的颜色。
然而,后来发现,无论生物生前是什么颜色,化石上永远是是黑色素比其他色素要多。
原因是,黑色素是最稳定的色素细胞,其他颜色早就被毁坏,就剩下黑色色素最坚挺。
所以,霸王龙还有可能是五彩斑斓的,像下面这样。
所以我们一直看的霸王龙,可能真的假的霸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