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小学尖子生,为什么一上初中就变“学渣”?是这样么
  • 70%小学尖子生,为什么一上初中就变“学渣”?是这样么

    这很正常,到高中也会有一些初中的尖子生变“学渣”

    原因可能是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首先要看“尖子生”是怎么当的。如果是被逼出来的(通常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监督检查学业)那通常以后会随着学习难度增加,父母能力越来越达不到,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

    建议家长们还是要让孩子们明确个人的学习目的(比如为了成为国家栋梁或者成为某个行业的精英之类的)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来增加学习的自觉性,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路上一直保持学习动力。

    我是初中老师,来简单谈谈我的感受:小学尖子生有一些到了初中确实变成“学渣”,这也是我们说的“伪学霸”。小学阶段很难说谁是尖子生,谁是后进生,因为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差距并不大。

    小学的知识和初中相比差别很大,老师的讲授方法差别很大。

    小学的科目比较少,一般考试科目就是两三门,知识点很少,识记背诵的内容比较多。老师讲课速度慢,经常反复巩固,只要学生不是特别懒,一般都能考到九十分以上。

    而到了初中以后科目变多,一下子初一七门,初二八门,初三九门,知识点密集,由小学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老师不可能再一点点反复夯实,讲课的速度变快,尤其到了八年级下学期,学生之间的拉距也不断加大,开始出现分流。

    小升初英语考试趋向 - 宝贝英语



    青春期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影响。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成绩主要受学习习惯和青春期的影响。

    小学阶段好的学习习惯对初中的影响较大,自主学习习惯对孩子影响很大。

    初中阶段孩子们先后进入青春期,可能受早恋、网瘾、不良交友、网络小说、追星等各方面的影响,情绪上比较敏感叛逆。

    初中孩子到了初二初三阶段开始有了升学的目标和规划,有些孩子较早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有些孩子却很晚或者不开窍。

    智商的差别到了初中开始显现。

    到了初二阶段,尤其是在数理化方面,孩子智商的差别开始显现,有的孩子课上听,课下补,但是成绩可能还是三四十分左右。

    而小学阶段题型简单,考试难度不大,孩子们的成绩普遍理想。尤其是低年级,有时一个班满分都能达到一半。

    总结:不是小学阶段的尖子生到了初中阶段就变成“学渣”,而是可能本身就是伪学霸。如果孩子的智商不差,家长就应该从小学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当然不是!

    老穆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小学成绩好的学生,到了初中,绝大部分还是继续保持优秀……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一些个例,确实有学生小学时成绩很棒,但到了初中就落后了,甚至沦为学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老穆为大家分析如下:

    (一)小学与初中的学习方法不同

    【1】小学时往往是快乐学、玩中学,成绩也不错,却忽略了很多东西,如刻苦学习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知识面的拓展……

    步入初中后,孩子因为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知识面不够广等因素,因而成绩也就下降了。

    【2】小学主要以识记和理解为主,初中则主要强调思维方式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3】小学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很多孩子是被动式学习。

    而到了初中,倘若孩子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怎能学好呢?

    (二)小学与初中的课程数及难度不同

    【1】小学内容简单,初中较难。

    这个因素比较关键,需要引起家长注意。

    【2】小学课程少,初中课程多

    小学也就语数英三门,初中还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

    (三)家长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

    小学时,父母大都能帮助到孩子,而到了初中,父母大都束手无措。

    (四)小学与初中,老师教授的方法略有不同

    小学老师往往是反复强调式教学。

    初中老师更专注知识传授,讲究方法和技巧。

    (五)学生成绩比较的范围不同

    小学时,往往只是在一个班级进行成绩比较,最多几个班,区域也就是以村或小区为单位,范围较小。

    步入初中后,往往以镇、区或市为单位,范围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成绩“下降”也很正常。

    【结束语】

    老穆一直强调,小学阶段,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最重要!

    如果你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成绩必然会出现下滑!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小升初英语考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