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基计划是什么?如何报考
  • 强基计划是什么?如何报考

    1强基计划就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创新培养模式,有小班培养、本硕博连读、导师制等特点

    2、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及招生计划如下:北京大学800、中国人民大学90、清华大学8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50、北京理工大学150、中国农业大学30、北京师范大学未公布、中央民族大学30、南开大学150、天津大学150、大连理工大学90、吉林大学60、哈尔滨工业大学180、复旦大学210、同济大学没有公布、上海交通大学210、华东师范大学90、南京大学210、东南大学90、浙江大学2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0、厦门大学120、山东大学180、中国海洋大学30、武汉大学150、华中科技大学120、中南大学120、中山大学150、华南理工大学90、四川大学180、重庆大学90、电子科技大学30、西安交通大学210、西北工业大学90、兰州大学120、国防科技大学60 。

    3强基计划招生的报名时间为2020年5月10日到2020年5月30日。

    4强基计划的录取办法为主要依据综合成绩,综合成绩中,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占85%,校测成绩占15%。校测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同时还有体育测试,体育测试成绩将作为录取时同分比较的优先条件之一。

    5强基计划不影响正常批次的录取。

    到5月10日开始强基计划试点各大学已经公布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开放申请入口,从西安交通大学等几个大学的在线招录直播来看,各高校都对强基计划非常重视,清华的姚班和北大的领军计划都转为强基计划,这两所顶级名校的招生规模达800人,因此高考直接考取这两所学校的名额更少了,其余复旦、上交、南大、西交、浙大、中科大也达210人,由于强基计划和后期各批次不冲突,入门门槛基本都为各省的一批次线,其中报考专业分破格和非破格两种类型,区别在于破格招生专业报考资格要求有5大赛二等以上获奖,非破格则满足基本要求即可,有实力和兴趣的考生可以选择报考,注意仔细研读各高校的招生简章

    不建议家里资产没达到千万级别的考生报考强基计划。仔细看这些专业都是超冷门专业,本科期间还不能转专业,这些超冷门专业本科毕业不继续读研读博就意味着本科毕业后很难找到好工作,就算找到了很大概率也不对口,工资很低,可能一个月不到5000(这些都不是吓唬人的,去985学校贴吧论坛找在校学生问问,可能真实情况更惨)。

    继续读研读博,没厚实的家底撑着,等过了25岁还在学校,一个月拿到手不超过2000。快30岁博士才毕业,这时工作挣钱养家,但一年到手很难超过15万,房子婚姻父母健康压力全都一股脑来了,在这种压力下底层出身的博士们能有多大比例的继续安心科研呢,就算不跳槽金融行业赚快钱养家缓解压力继续科研,他们的科研效率高吗?

    真心建议强基计划招生加一条限制,家庭总资产过千万,只有真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无烦恼无顾虑的全身心投入到真正的科技强国战斗一线。

    不加这条限制,几年后被现实毒打的理想青年们,有几成会留在真正的科研学术界呢?这些留下来的,又有几成真正地热爱科研学术呢?纵观国内外在历史上留名的真学术大佬,驱动大部分大佬取得辉煌成果的是真心热爱科研学术。不真正地投入科研学术界,同时不真正地热爱科研,谁能确保他们不会为了缓解经济压力疯狂发灌水论文,变成几年前那些理想青年们内心鄙视的学术辣鸡呢。

    国内现在学术辣鸡大把的,就缺真正的学术热爱者,只有真学术热爱者占比过一个阈值,才能真正扭转国内学术界现在的不良风气。

    既然国家想低成本的发掘真正的热爱学术的潜力人才,为什么不加限制条件呢?马洛斯的研究表明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连最底层的两个温饱范围的需求都还没得到充分满足,就要求他们做出高成就,这就是典型的长期喂马吃干草还要其有媲美千里马的能力,这是做++++梦。

    现在这种搞法可能会在将来制造更多的学术辣鸡和金融吸血鬼。

    研究计划小学英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