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屠杀闻名于世的羯族存在吗

在历史上,羯族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部族。但是它与真正的民族是有所区别的,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羯族只能算是匈奴的一个分支,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部落。让人诧异的是,羯族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实力,竟然消灭了匈奴的政权。

成都英语考试ket - 宝贝英语

历史上对羯族的具体起源是有争议的,比如《晋书》认为羯族其实就是匈奴族,《唐代政治述论稿》认为羯族是西域胡人。而在《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作者认为羯族是月氏人。此外在我国的诸多研究中,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我们不一一列举了,因为要涉及的民族比较多,比较杂,看起来可能会眼花缭乱。

羯族存在的时期并不长,但是从出现延续到建立政权的这个时间段,这个民族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当然匈奴军队的残暴是人尽皆知的,甚至从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的时候,匈奴民族就大肆南迁,所到之处,屠杀殆尽,留下了千古骂名。

羯族在赵地建立了自己民族的政权,也就是我们所了解的后赵。建立者名字叫石勒,他本来是一个财主家的奴隶,但是这并不是他自己选择的,他是在战争时期被乱军抓去卖给了地主的,这个人志向远大,胆识过人,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可以说从一个奴隶到成为皇帝,这个人经历了极为巨大的蜕变,也是历史上少有成功例子。

夸人归夸人,我们要说的是这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它的制度十分的残酷,不仅仅是法律严苛这么简单,它实行的是等级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压迫手段,相对来说,羯族就是高贵的,汉人就是低下的。而且在石勒死后,他的侄子石虎夺取了政权,这个人更加残暴,如果要举个例子来相比的话,我觉得秦二世更容易让人理解,而且这个民族的做法比当时更要残酷。

如果说石勒有雄才大略,但是残暴,那么这个人还算可以,但是如果一个人骄奢淫逸,草菅人命,而且还胸无大志,头脑简单,那么这个君主他就不配成为一个君主,而石虎就是这样一个人。修建宫殿的时候,好几十万人死伤超过2/3,他却觉得无所谓。而人口的减少导致土地的荒芜,导致野兽横行,人民更加受到压迫,这种现象已经到达了一个很极端的地步,但是对于石虎来说,他要的只是可以享乐的地方,要的只是美酒佳人。

当然这一切,在石虎病死之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个政权的灭亡往往不是外在势力的压迫,反而是内部的斗争,而夺权斗争永远是历史上的一台大戏,石虎的儿子也不例外。就在他们斗的天昏地暗之时,冉闵率领汉人推翻了后赵的政权,当然这个人实际上也是石虎的孙子,只不过是收养的。

在这场争斗中,羯族节节败退,加上他不好的名声,也受到了其他民族的围剿,因此逐渐走向了衰亡。尽管历史上有人把侯景叛乱的逼死梁武帝同样看做是羯族人的恶行,而且似乎印证着这个民族并没有完全消亡,还在延续着它残暴的传统。

但是我更支持另一种观点,也就是说羯族实际上在石虎孙子进行斗争的时期已经逐渐走向消亡,这个民族和匈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匈奴人自古以来就是非常残暴的,不是说每个民族都残暴,这个团体中许多民族是受到压迫才加入的,而侯景之流虽然是被南朝梁武帝收留的,但是可能只是匈奴中的一支部族罢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匈奴这个民族整体的情况。

羯族乃惨酷的存在

以血性和残忍著称于世

将汉人当作两脚羊

平时汉男做苦力

汉女被玩弄

备餐时

汉人成食材

羯族随意斩杀汉族男女

做成肉菜

羯族所到之处

汉人几乎屠杀殆尽

幸好出了汉族英雄冉闵

率领汉族男女起事

人人奋勇

个个争先

舍身取义

最终杀绝了羯族

汉人得以生存至今

故,羯族者,非人也!

#凌远长著#

我们在历史书上都学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做为鲜卑族的北魏为什么全面汉化?这之前是有惨痛的历史做为代价的!那就是“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


羯族做为乱华的游牧民族一支,虽然人数不多,但对汉族造成的伤害确是最大的。羯族的来源史学上有些争论,但大体是在今伊朗东部中亚一带人,高鼻深目,信仰袄教(拜火教)。起初做为被匈奴征服的西域族人,随着匈奴进入中华。他们地位很低,做为匈奴人的奴隶。进入华夏后地位才有所提高。

羯人首领石勒打败匈奴人建立的前赵,建立后赵政权。在后赵羯人高人一等,汉人处于被统治地位。虽然石勒也重用汉人治理国家,但其统治下汉人人口在急剧下降。

石勒死后,其侄石虎杀掉石勒之子自立为皇帝。石虎为人残暴,与外族做战时动则屠城,许多汉人被杀害。石虎还把这些屠城的尸体堆成"尸观"借以吓退对手。石虎除了对外不停地战争,还大兴土木修建邺城(对,就是那个西门豹除害的邺城)。从民间强征民女充入后宫,造成妻离子散,家破而亡。

石虎做战时不带干粮,驱逐汉人妇女随军。白天宰杀妇女当口粮,夜里奸淫剩下的妇女。其残暴引起人神共愤,其死后冉闵举起大旗,号召汉人屠胡。大量羯族被杀死,剩余则在西逃时被其它游牧民族杀掉,可以说羯族被灭族。除了后来南逃梁朝的侯景带的一个多人,侯景在南朝做乱,造成大好江南赤地千里,人民无家可归,其在随后的战斗中被梁朝的王僧辩和陈霸先剿灭。

惨痛的经历促使后来鲜卑族的孝文帝进行了改革,大量匈奴人和鲜卑人融入了汉族。

根据现在的DNA技术,发现现在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一带还有羯族后人,大约一千二百多人。

关于羯族,在《晋书》、《魏书》中都有记载,《晋书·石勒载记》中说石勒是上党武乡人,匈奴别部羌渠之胄。而《魏书》中说:“羯胡石勒,字世龙,小字匐勒。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

从以上记载中我们可知,因石勒而凶名在外的羯族,似乎居于“上党武乡”,而根据如今的考证,上党武乡即今天山西省榆社县一带,如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羯族就是山西当地的土著居民呢?

答案,是不能的。

根据近年考古学上的发现,在极其遥远的年代,大致公元前2000年左右,有一批原始的印欧人群,即吐火罗人活动在今天新疆一带,而他们其中一支不断向东发展,迁徙到 河西走廊和中国北部地区,极东区域到达了晋南一带。而这一时期,中国处于春秋时代。

说羯族为什么会说到吐火罗人呢?

这是因为羯族人在容貌上俱有“深目高鼻多须”的体质特征,跟新疆一带的吐火罗人印欧人种吻合,所以羯族的原居地应该包括新疆在内的以西地区,这也与史书上记载石勒石虎皆自称出于“西戎”相吻合。

而羯族是怎么来的呢?

这就与秦汉时期强盛起来的匈奴脱不了关系了,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西域诸国包括月氏、乌孙、楼兰、呼揭先后被匈奴所征服,而这些国家基本都在今天的新疆境内,羯族的祖先,也属于被征服的一支,但到底属于月氏、乌孙、还是楼兰、呼揭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羯族战败于匈奴后,他们的活动是与匈奴密切相连的。因此到底羯族是什么时候跑到山西去的,这就需要从匈奴和中原王朝的双边关系中探寻。

从匈奴的发展史来看,西汉至东汉时期,大规模迁徙内地的匈奴部落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驻牧甘肃河西的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将众四万人降汉,这四万人散居于汉边五郡。而据考汉边五郡,陇西、北地在今天的甘肃、上郡属于陕西,而朔方、云中在内蒙。

第二次是在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有匈奴部众五万人附汉,汉在西河(今属内蒙),北地二郡安置这些人。

这两次内附的匈奴部众中是否存在羯族,此后他们是否继续东迁内地,缺乏史料记载、但从此后东汉时期朔方、五原、北地、西河一带休屠胡活动频繁、数量特别多来看,羯族部落应该是存在的。

第三次是发生在建武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公元47-48),匈奴内部发生了第二次大分裂,分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向东汉“奉藩称臣,献国珍宝,求使者监护,遣侍子,修旧约”后来南匈奴败于北匈奴,于是汉朝令南匈奴单于迁徙王庭于河西郡美稷(内蒙准噶尔旗北),此后东汉边缘八郡,都允许南匈奴部入居。

总之,原居住在西域一带的羯族,大约在公元前176年被匈奴征服后,役属于匈奴人及其政权而散居各地,在西汉武宣二帝时开始陆续内迁。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羯族是一个完全独立而存在的族群,或许他们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匈奴的附属民族,但他们与匈奴绝对不是同一个民族,他们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今天中华民族与其中各少数民族一样。

只是这个民族,真正在历史上留下名声,还要在西晋灭亡,刘渊、石勒起兵之后,北方大地迎来五胡十六国的时代。

成都英语考试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