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学校的英语教育不能全用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课全英文,作业全英文

这个是跟国情有关的。学校教育要让更多的人收益,再者我们当前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综合考虑,半英文是最合适。

让更多的人都有受英语教育的权利

全英文教育对于英语老师以及学生的要求都会高一些。从教师招聘来看,就很容易刷一部分下去,这样教师就少了一部分。再者,对于那些消息闭塞的地方的学生,全英文的教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觉得太难不想学习。即使是那些打着全英文为主的培训机构,在小班授课的情况下,也需要1-2年的培训。在中国人口众多的环境下,有的一个班90多个人,全英文教育的情况下,要让每个人都收益真的很困难。

半英文更适用于应试教育

结果导向,大部分学生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全英文的教育,侧重于听说,但是应试教育偏向于读写。不可否认应试教育下,好多人的英语是高分低能,这是它的弊端。但是除非教育形式改变,否则半英语是很好的应试教育教育模式。

全英文是我们的追求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学校都是全英文的教育模式,那样我们会很高兴。这意味着我们学生和老师的素质整体提升了。我们的英语更注重于实践,不再是单一的笔试考试。这是我们的追求,但是现在不适合。

欢迎[关注]大话英语酱,每天分享英语教育类知识。

教学成本太高。要达到全英语授课,必须是外教或同等口语水平的中国教师。都不是一般学校能请得起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在中文语境下效果也不好。学习外语,不是本族语言,初级阶段使用全英语授课事半功倍,得不偿失。只有在掌握5000单词以上,使用这种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达到精通这种语言。

其实学校完全可以给非母语的学生进行全外语的授课,就包括了全英文授课。

只不过国内的学校普遍担心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不敢采用全英文授课,这样就耽误了孩子的全英文的学习,另外,国内大部分的学校的老师的教学水平没有达到,能够真正全英文授课的水平。

记得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读的是德语专业,那时的学校里面,并没有那么多的中文老师,所以我们德语系从一开始就是由外教全德语授课。我们上德语系的学生虽然说英语都不错,但是外教基本上不会说英语,所以呢,从第1节课开始就对我们说德语。

我们当然是什么都听不懂了,但是外教给我们每个人送了一本字典。他在上课呱呱的讲,我们就在课堂上拼命的操,抄完以后,就回到宿舍,把每一个单词用德语字典抄出来,翻译出来,然后第2节课第3节课,慢慢的我们就越来越听得懂了,所以这样上了一年以后,我们的听说能力非常的强。

我的自身经历告诉我,从外语教学是可行的,这是逼迫学生在纯外语的环境下,努力的学习,因为只要有一点不努力,第二天就会听不懂。

当然了,全外语授课也有它自己的弊端,因为我们国内的外语教学是要针对考试的,尤其是英语教学要针对高考,如果采用全外语授课,就容易出现口语和听力非常的强,但是语法能力比较差。这样就难以适应应试教育的竞争,因为国内绝大多数的学校都采用应试教育,主要就是针对考试的分数而言的。

这个太难实现啦,有很多制约因素。

第一个是师资:

能够全英文授课的老师数量太少啦!绝大多数英文老师都是专研语法、试题的考试型老师,真要到全英文教学的时候,发现口语水平是远远达不到标准的。如果平时生活上说几句还可能勉强可以,真正要到课堂上全英文教学,那达标的英文老师太少啦。

第二个是英语课时不足:

英语要想用全英文上课,即便是请老外过来,能够听懂的孩子也没有几个。毕竟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需要足够的浓度来浸泡才可以。如果全部请外教来上课,但是学生每天接触的英语时长不够,依然效果不能让人满意。

很多孩子在外面报了高价的外教班,但是几年下来孩子的水平依然一般般,为什么?就是因为浓度不够,仅凭一周一两次的外教课,孩子是无法学到口语表达的。

专研复试英语口语考什么 - 宝贝英语

第三是课程导向问题:

现在的英语课程,即便是一年级的英语,很多都是从单词开始的。我孩子一年级,每天的英语作业就是在app上跟读,但是很明显很多作业孩子根本无法完成啊!

有一些匪夷所思的作业是一个长句,让孩子看着单词自己读!就算是中文孩子都不一定认识所有的字啊,何况是刚刚接触的英文。

而且,目前的英语考核依然以书面为主,这就导致老师必须花大力气来帮助孩子通过书面考试。这样分配给听说的时间更少了,而孩子的听说能力没跟上,怎么可能对付得了全英文上课和全英文作业呢?

专研复试英语口语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