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读书不易,那些才女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最厉害的又是谁

古代女子读书,多是因为生在官宦之家,或者大儒之家。而且多读些三纲五常之类的书,至于才女,多是女子本身兴趣使然,古代女子,如卓文君,蔡邑,上官婉儿,李清照等都是很厉害的

您好,我是四眼侃历史,说到古代女子读书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要培养成为能写个词唱个调的才女那就更加难上加难了,因为古代由于一般女子不仕途,读书难于变现,加上社会纲常++束缚,所以读书成才对于一般女性来说是几无可能的。

可自古至今从秦汉到明清还是出现了不少杰出的女才人,如汉朝的卓文君、蔡文姬和班昭,东晋的谢道韫,唐朝的上官婉儿与薛涛,宋朝的李清照和朱淑真,明末的柳如是等都是古代的才学佳女,既然古代女子连读书都不易,何来会出现如此多层出不穷的女才人,这些女才人都是如何培养的,在古代一个女子从读书到成为一个女才人通常培养模式有哪些呢,其实总结起来无非有以下三种养成模式

古代女子读书不易,那些才女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最厉害的又是谁 - 宝贝英语

古代女才人都是如何养成的

第一种是出身官宦读书家庭,有读书的空间和养份,80%以上的古代才女基本上都是出身士大夫官宦家庭,家人学识本来就渊博,有读书的土壤和空间,比如蔡文姬的爸爸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班超的父亲班彪也是大文豪,谢道韫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媳妇,李清照的爸爸李格非是大文豪苏轼的关门弟子,妈妈是状元郎王拱辰的孙女,个个都是出身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加上家风影响下,作为一个女子能读书写字,接受文学熏陶,孕育出一代才女,这也是古代才女最普遍的养成模式,家里有人当官,父母有文化,自己还爱学习有天赋。

柳如是

第二种是出身娼优,身份低微,为了职业生存和改变命运而研读诗书,自成一家。比如比较著名的有唐代的薛涛,十六岁坠入乐妓,后来凭借自己的修养天赋成为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明末的柳如是,秦淮八艳之一,忧国爱民,德才兼备,而被誉为明朝辛弃疾,都是出身娼优,初始只是为了可以和酒桌上的文人学士可以交流,满足职业要求,后期在不断修炼熏陶中成就一代才女之名。

当然古代很多娼优出身的女才人读书写诗除了职业生存所需之外,更多是为了与文人才子交流中能够寻得如意郎君,待其考取功名之后可以回来替自己赎回身份,所以我们读古代才子佳人类的小说如《莺莺传》《霍小玉传》等就会发现,才子通常指的是科举还未成功的读书人,而佳人则多为出身娼优身份的女子。只是很多这样的爱情故事结局都并不如意,佳人苦等一辈子,而读书人考取功名之后却碍于身份的悬殊而忘却了昔日的情缘。

古代优伶求学只为生存

第三种模式则是民间女子由于酷爱文章诗词,自己在家偷偷坚持学习成才的。比如在洛阳出土的一块唐代的墓志铭中,曾经记载一个叫李鹄的民间女子,酷爱学习,痴迷于文章,连睡觉吃饭都抱着书不放,兄弟姐妹都嘲笑她想当女博士,好在李鹄的父母并不在意,反而看她学得认真,放任鼓励她遨游于文章之间,最终李鹄在书中修得良好品性才学,成为乡里受人尊重的孝德模范。

当然像李鹄这样出身平民百姓家,由于自己的热爱坚持并且能够获得家人支持而最后成才的女子在古代还是凤毛菱角,少之又少,大部分古代女才人的培养还是出自上两种模式。

上官婉儿

搞清楚了古代才女的培养途径后,那么接下来还有一个大家争论比较多的话题就是这么多古代才女当中,到底谁才是女才第一人,当然很多人的答案也是毋庸置疑,她就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文章锦绣者大有人在,为何偏偏是李清照,具体来说李清照胜出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天赋异禀,开创了易安词体诗,被后世誉为词国皇后。十几岁时就就写出了热播电视剧《知否》的主题曲歌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体字句令人拍案叫绝,顿时传为汴京佳话,后期更是著述《词论》,开创宋代的婉约词派,被人誉为“婉约词宗”。这些成就都是其他古代才女所不能及的,所以在天赋创新度方面李清照绝对是女才子中的豪杰了。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第二方面是诗词文章的高度和宽度。李清照一生跨越北宋南宋,享受过安宁富足的太平日子,描写过清新邂意的生活,也曾亲历国破家亡,流离颠沛,遇人不淑,晚景孤凉。一生多有家国情怀,诗词当中常有忧国积奋之志。那首《夏日绝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更是气势磅礴,传唱千古,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砥砺前行。

这和很多才女的花间词曲所述的个人哀怨之情还是有很大的高度距离的,即便后世如柳如是也有很高的家国情怀,但终究不如那首《夏日绝唱》来得脍炙人口,加上自成一体的学术成就地位,所以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当之无愧!

《我是四眼侃历史,坚持优质原创,欢迎关注点赞,天天分享独家快乐历史!》

我是潘多拉效应,感谢邀请!在我国的古代都是重男轻女的,在当时是比较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女子一般都是在家相夫教子,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还是出现了很多的才华横溢的女子,她们也是千古流芳。也是风华绝代,并不输给男子。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看看这些风华绝代的才女吧。

第一位就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是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有很多的藏书,所以李清照的家庭环境还是很好的,在这也样的家庭条件下,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书本。李清照的父亲是进士出身,而且非常的精通经史,而母亲也是出身于名门,也知书能文,所以李清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从小文采就很出众。

李清照在十八岁的时候嫁给了金石家的赵明诚,李清照前期的生活是安定优裕的,所以那时候李清照的词要不是闺阁之怨,要不就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李清照的写作风格是善于移情于物,她通过自己眼睛,然后通过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李清照的用词一般都是人们熟悉的词,用通俗的口语表现,让人更容易理解。李清照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词人,被人们称为是“千古第一才女”。

第二位是卓文君。卓文君是汉代的才女,卓文君与自己丈夫司马相如的爱情被很多人称赞。卓文君被她的佳作也有不少,她的《白头吟》到现在还被很多人传颂。其实卓文君跟司马相如当处是私奔的,卓文君不嫌弃司马相如的贫寒,放弃了优越的生活,跟司马相如开一了小的酒馆。之后司马相如想纳妾,所以卓文君就写了《白头吟》,卓文君就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

第三位是南宋中期的女词人严蕊。严蕊的出身很低微,她从小就学习礼乐诗书,后来的时候沦为了台州营妓。严蕊之前是不叫这个名字的,她的原姓是周,子幼芳,后来的时候才改严蕊为艺名。严蕊是非常有才华的,当时的时候还有很多的人不远千里来拜访她。但是严蕊的生活并不幸,还曾经受过刑,但是她的性格是比较坚韧的,哪怕是受刑,但也没有屈服,后来的时候就被赵宋宗室纳为了妾。

第四位是蔡文姬,她是东汉时期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有个是文学家的父亲,蔡文姬的学问也不会太低。蔡文姬一开始的时候是嫁给了卫仲道,后来丈夫死去她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后来匈奴入侵,把蔡文姬抓了去,蔡文姬就嫁给了匈奴人,还生育了两个儿子。之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就把蔡文姬重金赎了回来,还将她嫁给了董祀。蔡文姬不仅是擅长文学,她的音乐和书法也是非常的好的,我们现在能看到蔡文姬的作品也就只有那几部了。

第五位是班昭。班昭是东汉史学家班彪的女儿,班昭博学高才,后来嫁给了同郡的曹寿,但是也是很早就去世了。班昭的哥哥在修筑《汉书》、八表以及《天文志》的遗稿,但是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然后班昭就继承了哥哥的遗志,自己独立完成了第七表和第六志,然后被皇帝招入了宫里。班昭我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第六位是鱼玄机。鱼玄机是晚唐的诗人,以前鱼玄机叫鱼幼微,字是蕙兰。鱼玄机之前是李亿的妾,但是李亿的妻子却容不下鱼玄机,所以鱼玄机就去了道观出家,但是后来以婢女的罪名被处死了。鱼玄机不光是有美丽的容颜,还很有才华,她跟温庭筠相识,两个人还经常的吟诗作对

第七位是朱淑真。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是宋代的女词人。朱淑真也是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就很聪慧,又喜欢读书,但是朱淑真的爱情很不顺利,最后因为抑郁而早逝了。朱淑真的籍贯身世历来说法都是不一的,她的一生都是无法考究的,但是她一生留下的作品还是不少的,她也是有才女之称的。

第八位是谢道韫。谢道韫可是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东晋安西的将军,叔叔是宰相,她也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谢道韫的事迹并不多,但是谢道韫因为回答父亲的提问的雪像什么的时候,她把雪比作了柳絮,因为这个回答她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许,也是因为这个,她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之一。后来,人们还把“咏絮之才”常常用来夸奖有文才的女性。

第九位是薛涛。薛涛也是唐代的女诗人,她是成都乐妓。薛涛在谈恋爱的时候,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来写诗,后人就模仿她,称这个是薛涛笺。薛涛后来脱了乐籍之后,终身为嫁。现在薛涛流传至今的诗作大概有就是多首,都被收入了《锦江集》。

最后一位是柳如是。柳如是明末清初的诗人,她的本名是杨爱,字是如是,也成为河东君。柳如是是因为读了辛弃疾的《贺新郎》,所以自己称为如是。柳如是后来嫁给了明朝的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柳如是是很有才华的,她有着很深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不管是她的志向节操,还是她的行为举止,都有很深的爱国情怀,而且她的言辞也是婉转而激烈的,只有真正的爱国者才是这样的。

古代女子读书不易 那些才女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最厉害的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