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谈话的艺术
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些你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聊八卦、作评价、说别人的坏话等等。知名的“声音”顾问Julian Treasure在不久前的TED演讲中提供了一份完整清单,以及一些关于如何发表以便其他人愿意倾听的重要见解。我建议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除了他的建议,在进行良好对话过程中,还需掌握其他规则:
规则#1:从小处着手。谈话的开场白是最难部分,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成功做到这一点意味着找到了共同经历。所以,谈话可以先从你正在参加的活动、关于你对主持人的了解、食物或饮品或一些关于会场的内容开始。如果还是没话题可聊,那你可以聊聊天气。
规则#2:找到共同点。通过找到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大家热衷的话题来进行更深入的谈话,然后集中讨论这个话题。
规则#3:分享资讯。一个好的谈话需要双方共同的贡献,并最终达成一致理解。只是不要分享太多,别光顾着自己说。尽可能保持50/50的比例。
规则#4:提问。把话题转移到合适且适时的问题上。这样会表现出你对刚才的谈话内容很专注和感兴趣。保持好奇心,并确保你的提问是开放式的(而不是简单的“是非题”),以保持谈话继续。
规则#5:要有礼貌。对别人说的一切,你可能不会一昧地表示赞同。没关系,你只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就好。表达你的观点也不错,但不要将你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要争辩。
规则#6:要尊重对方。注意别人的时间。在与你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对方想和另外一个人谈话,那就礼貌地结束讨论,并转移话题。
没有什么比伟大的谈话更能战胜一切,并且——正如晚餐时比较倒霉的那组人的谈话那样——没有比这种沟通境况更糟糕的了。通过一些练习,以及一些简单的规则,我们可以避开那些他们曾经历过的糟糕的谈话境遇。
如何将古诗翻译成英文
如何将古诗翻译成英文?(且不要说格律诗词了)。从古体诗来讲,必须押韵,英语如何押韵?另古体诗基本上是五字或七字句,英语能行吗。我们都知道诗是精炼的文字,你用文言文,白话文去翻译就失去了诗味:如李白的巜静夜思》,你按诗句顺序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这就我了小学生的口语(诗),哪里还有诗味。若把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水墨国话,哲理几何图型诗画,一翻译,就不是诗句了!
曾读革命烈士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外文译中文诗的最好范例。
音乐无国界,世界名曲我们中国人能欣赏,中国二胡曲:二泉映月。梁祝,外国人也能欣赏,但唯独中国文字与外国文字结构天地差别,想翻译成功,难上难,翻译者必须对古诗有深刻了解反高深功底。再加上英文的娴熟,若缺其一,必画虎反类犬!
古诗很难恰当地翻译。
以诗经《关雎》的第一段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要想把它翻译成英语,首先要把它翻译成白话:雎鸠站在河滩上,关关关关在歌唱;苗条秀丽的大姑娘,是帅小伙儿的好对象。
这样的翻译,至少出现了三方面的改变:一是变换了韵脚,二是扩展了字数,三是改变了部分词义,比如河(专指黄河)、洲(水中陆地)、君子(德才兼备的男子)、淑女(言语端庄举止大方的女子)等。
将古诗翻译成现代诗歌,就出现了不小的偏差,如果再将这段白话诗歌翻译成英文的话,不可避免地又会出现一些改变,毕竟,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
汉民族的诗歌,非常优美,我们人人会背几首。同样,外民族的诗歌,也非常优美,他们的人民也会背诵几首。我们为啥不会背诵外民族的诗歌?不是翻译的不好,而是很难恰当的翻译。将古诗翻译成英文,也是同样的道理。
优美的诗歌翻译来翻译去只能翻译成大致的意思,要想让说英语的人感受汉语古诗的精练和优美,翻译不是最佳选择,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身心投入地学习汉语,阅读原著。除此之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