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和三年级起点什么意思
标明“一年级起点”的,适用对象为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的小学。全套共有六个年级共十二本教科书,第一本为一年级上册。
标明“三年级起点”的,适用对象为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的小学。全套共有三个年级共六本教科书。
“一年级起点”进度较慢因此难度较低,“三年级起点”进度较快且难度较高。
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和三年级起点的区别,起点就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意思。在江苏地区,有些地方小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主要是一些城市地区,这叫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而不少农村地区或者偏远地区,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这就是三年级起点英语了。
想给孩子选英文绘本,不知道选什么好
英美的孩子的英文读物都是分级的,种类繁多。要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全国学生都参加高考,高考是统一的,但教材却各不相同,为什么呢?这就好比我们要坐车去某个公园,红车,白车,++,绿车…有各种颜色的车,你觉得应该选哪辆车?当然会选自己喜欢的那个颜色。但是每个人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所以就会有这个娃说这个教材好,那个家长说那个教材好。其实教材不重要,能不能读下去才重要。
如果是英语初学者,年龄在五六岁,建议学自然拼读,然后选练习自然拼读的绘本练习巩固。阅读材料我比较喜欢Raz,美国班主任推荐学生们读的,一共29个级别,适合美国幼儿园读到小学毕业,适合中国娃一直读到高中。内容包罗万象,很容易让娃找到兴趣点,并且可以通过阅读学到各个学科的知识。App里面每个级别都有大概30本书,现在国内一些公司也做了专门的阅读系统,把各种阅读材料汇聚到一起然后按年收费。也有一个级别一个级别打包卖的纸质的,但是纸质的一个级别八九十本。
我的学生们都表示对raz很感兴趣。
您好!
在英文学习上,我家孩子走的也是一条原版阅读路,也是从绘本、分级读物看起,现在小二了,目前大概读到初章书,蓝思值基本在650L上下吧。
我就从家长的角度来分享一下关于选择分级读物的心得吧。
第一,零基础的孩子,如果年纪小,建议绘本和分级的数量各占一半吧。
因为分级更成体系,这既是优势,又是劣势。优势在于成套的书,人物固定,前后有一定关联,孩子喜欢的话会产生熟悉感,愿意持续读下去;劣势在于,万一这一整套不讨孩子的喜欢,基本上就要放在家里吃灰了。
而年纪稍大的孩子,建议多读分级,因为分级读物在词汇、句式、拼读、高频词等学术上经过更精心的设计;而绘本则更强调艺术上的美感,图片精致漂亮。
第二,选择主流分级读物时,首选配套产品丰富的书。
其实,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分级读物主流领域里,每一套的品质基本上都是杠杠的,拎出来都是精品啊。
有英国的《牛津阅读树》、《大猫》,美国的《I Can Read》、兰登分级、RAZ、《国家地理》,加拿大的海曼尼等等。
但是,某一套主流读物因为配套产品丰富而江湖地位远超同类的例子,却并不鲜见。
为什么《牛津阅读树》多年来稳居老大位置呢?
因为除了品质高之外,学起来太方便了,配套学习资源信手拈来,使用起来非常省事。
光是书本,有条件的可以买原版,还有配套的卡片、自拼教材、各种版本的视频、音频、点读笔、各类官方的、自主开发的APP跟读、精读、泛读、语法课程,甚至牛津出版社还专门出版了《牛津阅读树》的自拼词典。
只要你想学,学习资源完全不是问题。
反观有很多内容不错的分级读物就没有这么丰富的配套资源,有时候连个出版社的官方音版都不好找,不得不成为了一种小众的选择。
第三,主攻一套喜欢的分级读物,同等难度的多套分级读物作为辅刷,形成阅读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当孩子兴趣定在一套分级读物上时,以它为主,多读精读;但为了保持阅读数量的充足,同一阶梯难度的其它整套分级读物,也要多看,要求可以不那么精细。
第四,在内容上,以故事为主,辅以科普内容。年纪小时,可以故事占80%,科普占20%。到了小学后期,科普的占比可以慢慢加上来,到了中学阶段,争取达到50%:50%。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