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学了几种时态和语法
有16种时态,其中有8种时态是最重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是初学者必须要掌握的,它们是一般现在时(也称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也称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也称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一般时(也称过去将来时),其余的时态相对用得较少。
美国人在平时说话中会注意时态吗?美国小朋友分的清时态的语法吗
英美人说话时无需刻意注意时态,说话就像他们走路一样自然,但是偶尔不经意的时候,也会说错,就像走路不小心的时候有时也会跌倒。
那么要注意什么呢?
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1.
I ate an apple.
我吃了一个苹果。
天哪!
我是想表达一会要吃苹果的,怎么说成吃了一个苹果了?
正确的时态是:
I will eat an apple.
2.
I loved you!
我曾经爱过你。
天哪!
我是想表达现在“我爱你”,怎么说成我已经不爱你了呢?
正确的时态是:
I love you.
3.
She is a good girl.
她是个好女孩。
天哪!
我是想表达的是“她已经离世了”,怎么说成她还活着呢?
正确的时态是:
She was a good girl.
通过以上例子,你可以看到出,你所要说的一句话,一定要能够表达出明确的时间,比说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一句话还要表达出所处的状态,不定、进行、还是完成的状态。
这就是所谓的时态呀!
我们任何人,如果要说一句话,表达一个意思,这句话、这个意思都要能表达出一定的“时空”内涵。 也就是这句话要附上“时态”信息。
形象点的表达就好比你去描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等信息,就是描述这件事情的时空状态坐标。
语言的这种“时空”表达能力一般是在我们小的时候,由父母口耳相传、逐字逐句纠正,从而在我们的头脑中内化了这种能力。也就是通过传承,帮助我们内建了母语的语言规律,所以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基本上也就建立起了正确的母语语言思维了,只不过对于母语而言,他们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就像我们中国人,对中文的语法,日用而不知。
母语大家都掌握的很好,所以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似乎自己就感觉不到了,因此无需刻意去注意时态。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虽然我们的“时空”表达和英语的“时空”表达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存在着形式上的差异。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种差异,对比消化吸收后,我们就可以做到和英美人一样的自然而然,毫无痕迹了。
本文作者谢瑞,著有《英语思维:解密英语语法的原理》一书和《英语思维:十课建立完美语法体系》系列视频课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说汉语的时候,注意汉语语法么?
你平时说话注意使用倒装句、定语前置、状语前置的汉语语态么?你是否刻意注意汉语量词、介词?小孩子不懂这些,会影响他说汉语么?
外国人学习汉语,最头疼的是就是四声的发音、以及量词的使用(一只兔子、一匹马、一头猪、一个人、一位先生、一件家具、一支笔、一棵树——为什么不能用一支树、一位马、一头家具、一条人、一张先生?)——但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天经地义的东西,没见谁刻意去学习这种知识吧?
我们中国人不需要特别注意语法,甚至完全不懂语法,但不影响使用汉语。但是外国人要想学好汉语,就必须认真学习汉语语法。
同样,美国人在平时说话时,也不特别注意语态时态,仿佛这就是自然而然的。美国的小孩子不注意语法,但是不妨碍其日常交流。
美国人日常说话使用时态是很自然的,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也会自然地使用时态。
比如:我已经吃过午饭了- I already ate my lunch.这是过去时。
我正在吃午饭- I am eating my lunch. 这是现在时。
和我们中文语法相似。
美国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语法时态了。比如这是一份美国小学一年级的作业题,上面红笔圈出的就是要找出将来时态的语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