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三国演义》中遍地是降将,为何只有吕布被骂“三姓家奴”

吕布虽做战骁勇但人品极差,认丁原做义父学武艺,却在利益面前选择杀死义父,投靠了董卓。认董卓做义父后,在女色面前又选择杀死了董卓,此乃典型的见利忘义小人。一姓吕、二姓丁、三姓董,故被称三姓家奴。

乱世三国,狼烟遍地,群雄逐鹿,好汉投明主,明主纳雄才,有许多英雄不会从一而终,都在不断地寻觅,以期遇到雄才大略的主公,愿终身效犬马之劳。

譬如张郃、刘备等都接二连三地投靠不同的主人,但偏偏“三姓家奴”这顶高帽,却成了吕布的专利,让温侯郁闷到死,方才彻底解脱。

感觉《三国演义》中遍地是降将,为何只有吕布被骂“三姓家奴” - 宝贝英语

吕布,三国演义中,是第一猛将,手持一杆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跨下日行千里的赤兔马,享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美誉。

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了董卓,认窃国大盗董卓为义父;又被司徒王允唆使,遂诛杀了董卓。

旋即,吕布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击败,又依附袁绍;被袁绍猜忌之后,再依附张杨。

给吕布戴上“三姓家奴”这顶高帽的是桃园三结义中,刘关张中的小弟张飞,在虎牢关,吕布持方天画戟,仅五合内就将河内名将方悦一戟刺于马下。

上党太守张扬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也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战到十合,一戟砍断武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

北方枭雄公孙瓒亲战吕布,战不数合,拨马就逃,吕布纵赤兔马追赶,被张飞挺丈八蛇矛拦住,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截住吕布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关羽和刘备先后上前围殴吕布,就有了三英战吕布的传说。

因为吕布武艺高强,在虎牢关,连败了数员讨伐董卓的诸侯将领,正是气焰嚣张的时候,燕人张飞骂吕布为“三姓家奴”,从道义层面上打压吕布的锐气,目的就是刺激吕布,惹吕布火冒三丈,以免单挑时好处于有利境地。

吕布尽管武艺高强,但人品确实存在问题,张飞、关羽双战吕布三十回合,还是战不倒吕布,才惹得刘备舞动双股剑上前助战,三兄弟联袂才打败了吕布。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三国演义里的降将甚多,临阵对敌,无非被大骂:背主奴才,无义匹夫。而吕布被骂作三姓家奴,且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何也?

且看详解 首先“三姓家奴”本是吕布极其憎恨的“环眼贼”张飞首创、经常骂他的口头语。“三姓”是说,他本姓,吕姓,加上两次认人作父:刺史丁原丁姓;国贼董卓姓。“家奴”,不过是鄙视辱骂吕布,投靠别人做狗腿子、狗奴才。当然,他还投降了一个岳父,王司徒王允,王姓。其实叫四姓家奴也无不可,骂人当然越毒越解恨了,呵呵呵,看来张飞骂人技术还稍欠火候啊。

其次,主要是吕布投降手段极其卑劣,可耻。吕布最先依附丁原,并拜为义父,由于丁刺史不识时务怒怼董卓,妄言废立皇帝之事,被董卓收买吕布,吕布杀丁原而降董卓,卖主求荣已经是不义,又杀义父邀功,拜天下共同讨伐、臭名昭著的国贼董卓为义父,更是卑鄙至极,后又被王允使义女貂蝉施美人计收伏,又又杀其义父董卓,投了王允岳父。呵呵,可谓是伤天害理,人神共愤啊。

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心怀天下的一方雄主,莫不求贤如渴,孙子曰: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何况得敌一大将呢。

摩云诗曰:

关公降曹约三事,千里单骑薄云天。

孙策威服太史慈,神亭酣战留美谈。

关公义伏老黄忠,张飞征川释严颜

诸葛智收姜伯约,马超归蜀扬美名。

张辽张郃同降曹,屡立奇功战阵前

降敌本是寻常事,奈何最耻吕奉先!

因为他是在虎牢关被张飞骂完三姓家奴之后因为貂蝉才认王允做的第三任义父,在虎牢关独占蜀汉三英的时候他还不认识貂蝉。认识了貂蝉之后为娶貂蝉,才认王允做的第三任义父,而且这三位义父,都托福吕布不浅啊,,,,,,

“三姓家奴”是张飞骂吕布的,《三国演义》书中写到:“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先弄清这句话在演义里的语境,八路诸侯讨董卓,刘、关、张三人名声不显,被公孙瓒轻视,之后关羽温酒斩华雄已立下功名,此时吕布赶来挑战,公孙瓒迎战吕布落荒而逃,吕布在后紧追,然后张飞喊出了前面的骂战。

吕布被骂三姓家奴,有以下原因:

1、三姓:指的吕布本姓吕,为丁原义子也可姓丁,做董卓义子又可姓董。故此有三姓。

家奴:贬低之语,用家奴代替家臣或者臣子,以示对吕布几认义父和从贼的不屑与蔑视。

2、张飞为吸引吕布注意,故意嘲讽

既然是对阵骂战,肯定要捡直戳心脏的话骂,而且要简短意长。

“三姓家奴”可以说是对吕布行径的高度浓缩,易引起共鸣。不得不佩服张飞的语言艺术,诸葛骂王朗的“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和之相比,小巫见大巫。

3、其他降将没吕布武力强

因为吕布太突出了,武力第一,大家都打不过,所以只好找他的道德污点来嘲笑他,从而获得心里上的快感。其他降将也有反复无常的,但是做法没吕布恶劣,或者武力值低,看他不顺,无须叫骂,直接过去斩了便是,不用浪费口舌,这从侧面也证明了吕布的无敌天下。

有时骂战也是一种无奈,因为打不过。

正如现在,我们强烈谴责、严正抗议、郑重警告一样,是一种手段,而不单纯的是言语嘲讽。

感觉《三国演义》中遍地是降将 为何只有吕布被骂“三姓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