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与宾语后置的区别
1,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状语后置只要注意动词谓语后的介词,即可辨别。宾语前置主要看句式疑问句、否定句中、固定句式即可。定语后置:只要注意动词支配的宾语中心语(一般为名词或代词)。
主语补足语和后置定语区别
后置定语,是放在被修饰词后,起到修饰作用的部分;
而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的,分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语。
区分它们,就看,去掉它们后影不影响句子。
后置定语只起到修饰作用,去掉后不影响句子结构,可充当后置定语的结构往往是: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等
比如:You story made me laugh. laugh 为补语,若去掉,句意就不对了。
再比如:I held the door open for him. open为补语,若去掉,句意就不完整了。
主谓后置是什么意思
主谓后置(Verb inversion)指的是谓语在主语之前的语序。主谓后置形成一是因为表达者的心急,先说谓语,然后再补出主语;
二是跟据语境的需要先说谓语,以突出谓语,然后再补出主语。在书面上,这种表达方式一般谓语与主语之间以逗号间隔,多用于文学作品中。
主语后置定语的例句
① 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② 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③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各地前来投奔吴国的士子
④僧之富者不能至。(《为学》)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⑤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
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