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你的家乡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记的初中毕业,也就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吧,第一次去外地打工,心里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向往与好奇,没去了几天,就想家了时间长了,思念家乡的情感就越强烈,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如今己在外打拼多年,不管身处何地,对家乡思念之情从末改变过!

我离开自己的家乡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学龄前离开初生农村的家乡,二是学习毕业被分配到外地工作而离开定居成长在城市的家乡。离开农村家乡时,虽年幼但已记事,那时的感受就是新奇。离开城市家乡的感受,当时的心情就五味杂陈了,有响应祖国号召的激情、有一定要干好新工作的热情、有不怕吃苦的心情同时还有难舍家乡、父母及兄弟的恋情。谢谢!

英语考试带wendy - 宝贝英语

如果说一个城市是放大镜,那么一个人则是尘封的书中的某个字......一个漂泊者甚至连字都不是,只是字里行间的潜台词而已。 北岛 | 忆柏林

“你在哪儿工作呀?”

“北京。”

“好厉害呀。”

“厉害??你也可以去呀!”

“算了,我要是辞了现在的工作我爸会打断我的腿。”

这是未读君和在家乡工作妹纸的一段对话!

是呀,有时候背起行囊离开家乡何尝不是一种冒险,我们听过很多关于一座城市的噩梦,知道灯火霓虹和下水道的遥相呼应,明白生活的节奏是“动次打次”,而不是慵懒的爵士乐。踏上征程时的心情比赴一趟旅行的冒险还要忐忑,当开往远方的车轮滚过熟悉的景致,一切或许可怖的风光就要拉开帷幕。

我们所曾待过的陌生城市或许确如波德莱尔的《巴黎的梦》中描述的:

天上没有一颗星星,

甚至没有一线残阳,

为了照亮这片奇景,

全凭自己闪闪发光!

但还好,在这场城市的冒险中,你们擦亮了夜空,丰富了“大理石、水、金属组成的醉人的单调”,也让每日清晨“醺醺然”的自己看到了奇迹。

@(高)

作为出生在小县城里的70后,当年上中学时,笔记本的彩色插页都是中国风景名胜的图片,那真是梦里都想到的地方!上大学时,曾经背着食堂的馒头咸鸭蛋从河北坐夜车到香山看红叶,多年以后,历经生活的挫折坎坷磨难,几经辗转不成想最后定居到了北京~~一切都是先生10年奋斗打拼的成果(与先生青梅竹马,中学时代同校同班)当我们领着孩子第一次到北海公园时,九龙壁前也曾满怀感慨:学生时代的梦想真的实现了,后来逐一走遍了笔记本插页上的天坛,故宫,颐和园……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朋友全家路过北京,我和先生开车去接送站,匆匆一别后,回家时当车驶过天安门前,先生看着前方的路轻抚我的手:“你上中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能在北京开车走过长安街?……”当时午后的阳光洒满一脸,来来往往的到处到都是赶路的人,不由得轻轻一笑:其实,有些时候,梦想并不遥远,让梦想照进现实也不难……

@ 怪乖:

如果不来北京,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被现实打磨成另一个模样,从不敢高声说话到对谁都有聊不完的话题,从别人一个白眼就会哭到被别人破口大骂时的淡定,从起床就想家到过年过节不回家,从一个菱形的石头到各方面圆滑的社会人,从一个唯唯诺诺的小孩到一个做事干净利落的成年人,有时候我不相信这是自己,如果不回忆当年,我以为现在的自己从未曾改变。

@未读君:这些改变或许来自一座城市,或许来自自己。但不管怎么说,都会成为老去后最骄傲的谈资。

@wendy:

大连,如果不来这里,将永远不能借着勇敢的海风告白;也永远不能圆年少接近一个人的梦境。 “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

@晨云:

深圳。不会遇上灵魂相通的爱人。不会视阅读和写作就是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一部分,没有任何名利,不带任何目的。

@- 如果可以:

如果我没来这座城市,那我是不是不会遇见你,更加不会体会那些晦涩难提的时刻。如果我没来这座城市,我不会发现自己对下雨天这么地排斥,不会体会到空气中的湿漉感就像你只言片语中的冷漠让我寒颤难忍。如果我没来这座城市,那么你也不会遇见我,不会那么小心翼翼地靠近我,放下自尊不顾一切。如果可以,我还是会来到这座城,只为最美的遇见。

@未读君:也许没有理由会让你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但留下来却有千万个借口,比如说有一个TA。

@ 燕子

如果我没来成都,根本不知道从夏天到冬天只需要一天;根本不知道不是每个四川人都吃得很辣;根本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土豆都有很多种吃法;根本不知道出现蓝天白云大家都会晒朋友圈;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安慰自己,一个人像个汉子一样拎着大包小包搬家......一个人过好一个人的生活。

@ 翟不宅:

昆明,如果我没来这座城市,根本不知道天可以蓝得像小时候,真的还会有人很淳朴,太阳紫外线可以把人晒脱皮,四季如春的传言会被“遇雨成冬”打脸,随便打听一下就可以发现身边很多是少数民族,玫瑰花竟然便宜到一块钱可以买几朵。

@ 蘑菇:

如果我没来合肥,我不会知道自己可以长这么胖。

@未读君:当你知道了一座城市所有的秘密,你还会离开吗?

@两毛钱:

如果不来哈尔滨,不会知道自己会有勇气脱光衣服去澡堂搓澡。

@ 王敏杰 :

如果不来海口这座城市,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这么扛得住热。

@ x.bird:

如果不来北京,我可能永远不知道原来人对空气的适应力这么强。

@未读君:适应一座城市,先从环境开始,在某种程度上,这比没日没夜的奋斗还要难。就像身体内流淌着两种DNA,要排斥着融合。

@ Sep Q:

高中毕业,大学就想去外地读书,可是,被家人阻止,连志愿填了什么都是哥哥一手代劳,大学毕业,又被喊家参加编制考试,无论多不情愿,多么无奈,多么倔强却始终拗不过已渐渐直不起腰杆的他们,本来想留在土生土长的地方,但考了一个需要转车几次才能到达的地方......如果不是来到这个地方,我不知道我可以那么喜欢曾经成长的地方,四年了,我还是找不到任何爱上这个城市的理由,我想离开,可我还是留下来了,因为有他,而他就在这里。

@ 风雨:

没有离开故乡,永远也不会知道故乡在心中的地位!一生的痛苦、欢乐都围着故乡转。

@ 明天到易:

如果没回重庆,我根本不知道,原来“家”这么地温暖和值得拥有。

@未读君:离家千里,总有归时。

离家是一种冒险,再回家也是。虽然没有悬崖、没有海浪、没有丛林、没有贝尔,但有的是日复一日看似平静却波涛汹涌的日子,还有对抗自己的欢乐时光。

- 今日互动 -

离家的理由是什么?

不离开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欢迎大家来评论区踊跃留言

大学上学的第一年,要离开家了,心中不舍,但是有太多的好奇吸引,当时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但在内心深处隐隐有一种感觉,就是这里永远不言拒绝,随时都可以 接纳你,你可以大胆地前行。

随着在外的时间久了,才慢慢地明白,家乡其实就是你内心里的那一块诺亚方舟,只要心中有家乡,你就不会绝望,在任何时候。只要有家在,你永远不会孤独,不会寂寞。即使你一定无法迈步,你也可以享受回味家乡的味道。

我是一个因为工作原因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外地工作将近6年了,也在这边成家生子了,这种感受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大学毕业的那年,由于在家乡工作难找,机关事业单位考试竞争激烈,于是我就决定在家乡外的地方去试试,刚好女朋友在陕南,当时就胡乱的报考在陕南的一个小县城,没有想到,居然考上了!于是就这样在外地工作了,起初由于新奇,觉得待在外地也挺好,但是当时间渐渐过去,就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是陕南的饮食生活习惯与陕北大相径庭,陕南饮食较清淡,喜食辣,陕南人性格细腻,陕北人性格豪放,饮食丰富多样,所以在最初的一两年里,我都在不断的适应。

二是陕南与陕北相距1000公里左右,一年与父母聚少离多,尤其是家里遇到困难,自己爱莫能助,倍感愧疚,一年最多能回两三趟家,全年待在父母身边不足一个月,这是我目前认为远离家乡工作最大的敝端,虽然我后期试图再考回老家,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

三是在外地工作会感觉到一种孤独,并不是外地人多么排外,而是当你一个人遇到挫折困难时缺少一个心灵港湾,而这个心灵港湾恰恰就是家乡的父母和那个生存了二十多年的地方。随着在外地工作的时间越长,这种孤独感会越强烈。

四是在外地打拼会很累,很多时候在外地打拼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在一个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人脉的地方,想干出一翻事业实属不易。

综上,我建议最好不要轻易远离家乡,尤其是不能离的太远,不然后面会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因为一旦盲目选择,可能就是一辈子的背井离乡。

英语考试带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