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海洋学院招生简章

浙江舟山海洋学院是一所本科院校,以下是其招生简章的主要内容: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国际学生。

招生专业:浙江舟山海洋学院拥有多个本科专业,包括水产养殖、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渔业资源与环境等。

报名时间:每年的报名时间会有所不同,一般在6月份左右开始。具体时间以当年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报名方式:考生可在招生网站上进行网上报名,完成网上报名后还需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录取方式:浙江舟山海洋学院采用高考成绩作为主要录取标准,同时还会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表现。

以上仅是浙江舟山海洋学院招生简章的部分内容,具体的招生政策和要求可能会有所调整,请考生及时关注当地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招生信息。

山西于成龙是清朝“天下第一廉吏”,为什么叫半鸭知县呢

45岁的于成龙受到朝廷的委派,到广西做官,任罗县(现罗城县)知县。

作为罗县的一县之长,于成龙常常是粗茶淡饭,草鞋布衣。他就任时正逢大灾之年,看着老百姓这样过苦日子,于成龙心里非常难过,连他自己的微薄奉禄,也拿出来救济灾民。中秋节快来临了,于成龙的儿子从山西千里迢迢到广西探望父亲,告知祖母病重,要父亲告假回乡探病。于成龙的儿子从家乡带来了一只腊鸭,给父亲下酒。但父子俩只割了半边腊鸭,草草过了中秋节。过了节,于成龙请假获准,父子上路回家时,于成龙盘缠不够,路上没钱买菜吃,只好又带了儿子从家乡带来的那半边腊鸭上路做菜肴,一路风餐露宿,回到家乡。

于成龙为官清廉如此,回家途中,父子俩只吃半边腊鸭做菜,此事传回广西,老百姓非常感动,罗县乡亲就送一个绰号给他——半鸭知县。后来有人作诗称赞他。诗曰:半鸭知县古来殊,为政清廉举世无。徜使官员皆若是,黎民安泰乐斯乎!

于成龙为官以来,从未带家眷上任,他的一家老小仍在山西老家。在任罗城县令的时候,他的儿子从山西赶到罗城看望父亲,至亲远途赶来,号称“于青菜”的于成龙也没有为儿子破例,清苦依旧,整日以青菜豆腐招待其子。临了儿子辞行回乡时,于成龙无物可赠,将一只咸鸭割了一半送与其子。自此,民间开始传唱于成龙“长子临行割半鸭”。

浙江舟山海洋学院招生简章 - 宝贝英语

于成龙,山西永宁州人。生于明末官宦世家。他为官二十余载,廉洁自律,衣食俭朴,勤于政务,爱民如子,政绩斐然。他为官期间,只身上任,家眷仍居老家,与发妻一别二十年始得一见。他身后身无长物,两袖清风,只有一身官服,令人肃然起敬。于成龙病逝后,康熙痛惜不已,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龙在45岁的时候才踏入仕途,可以说是大器晚成。1661年,于成龙出任广西罗城县令。罗城地处边陲,深山老林,瘴疫不断。于成龙的两位前任一位染病身亡,另一位不堪环境险恶,弃官而逃。于成龙到任后,连个正儿八经的办公场所都没有,只有茅屋三间,也是破败不堪,只得寄居关帝庙,生活困顿,甚至三餐不继。更可怕的是,不久就有随从身染瘴疫而亡,其他随从见状,也不敢久居此地,纷纷与于成龙辞别。

就在这样困苦的环境下,于成龙意志坚定,不畏凶险,力精图治。他在任期间,罗城治安明显改善,老百姓对于成龙的施政交口称赞。

1667年,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于成龙为“卓异”,这是广西地区的唯一“卓异”,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他为了节省费用,自己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仆,轻车简从,上任去了。

于成龙不但是位廉吏,还是一位能吏。他主政合州时,针对土地荒芜,流民不附问题,他规定了“一占为己业,后不得争”原则,鼓励流民垦荒。于成龙的措施很快取得成效,一年后,合州的人口和耕田大增。

1669年,于成龙升任黄州府同知。上任伊始,境内盗贼猖獗。于成龙精于研判,以盗治盗,很快抓获盗首彭百龄等,肃清境内民风。

1673年,于成龙因政绩优异,被擢升为武昌知府。于成龙在任武昌知府期间,正值三藩之乱。许多鄂籍部将奉吴三桂之命回乡制造暴乱,于成龙冒死说服首先发难的刘君孚父子,避免了一场暴乱发生。任黄州知府期间,吴三桂部下联络当地乡绅纷纷起事。于成龙临危不乱,主动进剿,擒获头目何士荣。

1678年,于成龙擢升福建按察使。1681年,于成龙被委以重任,出任两江总督。官职不断升迁,于成龙廉洁依旧。赴任途中,于成龙乘坐骡车,不惊动沿途官员,悄然上任。总督府在他的影响下,上下节俭蔚然成风。

1684年,于成龙病逝,康熙赐谥号“清端”,御制碑文。江南百姓闻之痛哭,家中供奉于成龙画像。数万民众自发地徒步20余里送他们的父母官最后一程。

于成龙一生低调实干,清正廉洁。官职越做越大,对己要求越来越严。自始至终,初心不改。一代廉吏,留芳后世,堪称为官者的榜样。

浙江舟山海洋学院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