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通音律吗

方文山的歌词特点十分鲜明,辨识度很高。一是对于押韵的追求十分着重,说句题外话,方文山有个习惯,把an和ang归为一个韵脚(如《菊花台》《止战之殇》)。en和ng为一个韵脚(如《半兽人》《小小》),这样的好处就是既利于歌手的演唱,也利于韵律和节奏。二是他使用的题材十分广泛,而且还用意向创作。比如老唱片,波兰诗人、旧报摊、日本的忍者,用这些意象的堆叠,联想出一个场景和人物。这样可以让人体验到不通场景的美感和生动的画面。

方文山老师现在肯定是通音律的,毕竟在圈里这么多年了。我是题主是想问一个优秀的作词人是否需要懂音律吧?做为杰伦粉对于文山老师一些早期的事情还是了解一点的,其实他最开始是想做影视编辑,再努力做导演。但因为当时大环境不好,转而开始写歌词,寄到各大唱片公司没人理,最后跟杰伦,两个难兄难弟合作才有后面的事。所以我想一开始他是不通音律的吧,不然为什么之前寄出去那么多作品都没有人用,他的文字功底肯定不用怀疑。也就是在遇到杰伦后,是杰伦先做曲,然后文山根据要求填词,最后出来一首作品。只能说他们都遇见了对的人!


千首乐谱光遇 - 小牛游戏

好的词人都需要通音律。这里不是说是否一定能写出谱子或者和声什么的,而至少是写出来的词,能否出来比较好听的旋律,这一点好的词人是可以知晓的。还有就是听着旋律,能够配上好听的词,而不仅仅是纯凑对字数和词牌结构,不管词的音调是否配旋律。

我相信,方文山是一定通音律的。就是自己写出来的词,是能自己唱出一些好听,比较现代的旋律来。而不是光靠作曲或者编曲的人来想旋律,是自己本身就能提供配词的旋律给作曲编曲人去选择。

我接触过很多说自己会写歌词的人,总以为自己能够舞文弄墨一下,写点常人读不懂的,或者刻意用比较奇怪的词组去写一些内容,就觉得自己就是牛逼的词人,实际上他们不懂音律,写出来的歌词真配不出来好听的旋律,只能硬生生配出一些五声音阶的老土旋律,而且唱起来还非常拗口。

反正,我觉得牛逼的词人,不仅仅是文字华丽,还要用字的音调容易出好听的旋律。还有就是,写的词既能华丽,又能朴素,而且即便朴素,但是依然非常有深意,或者对于事物描写非常细致,而不是纯粹玩弄文字。

多谢提问,方文山是一代词坛大家,创作近千首优质歌词,缠绵的意境,灵活的文字运用自成一派。毫无疑问,方文山的有着让人望其项背的文字功底,至于他会不会乐理和音律,这很显然,他是非常懂的,从这个层面能反应:

金蜗牛奖总导师

金蜗牛奖是中国最大型的作词人比赛,目前已经举办了四届,而方文山则是前两届金蜗牛奖的总导师。方文山不但担当评审的工作,而且在金蜗牛奖的选手训练营里,会为所有参赛选手讲解创作歌词的技巧。除了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还会结合参赛者的作品,对他们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这其中就涉及到不少乐理上的东西。比如四三拍、八六拍的惯用韵脚、如何根据旋律调整歌词等等。从这可以看出,方文山对乐理是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的。

方文山的著作中有乐理相关

方文山除了歌词受人喜爱之外。创作的图书也是因为文笔优美。选题有趣而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他有两本图书完整介绍了他创作歌词的技巧。分别是《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这两本书内涵很深,将歌词修辞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分类通俗地进行阐述。其中就涉及到如何使歌词与歌曲达到完整契合。在大家感受到卓越的文字创作能力的同时,展示了方文山的不俗乐理。

耳濡目染不可能是门外汉

其实包括林夕、方文山、姚谦这样的歌词大家,在入行初期可能真的不懂乐理。但作为作词人,要创作,必须要每天反复听各种demo小样,甚至经常会为填一句词而把demo听几百遍。在这种长期的训练下,乐感会大幅提升,对乐理也会无师自通。更不用说方文山的合作对象都是如同周杰伦这样的创作天王。两位搭档互相成就的同时也互相学习,耳濡目染之下,周杰伦的作词能力不断提高,方文山的乐理知识自然也会一直进步。

所以,方文山虽然不一定有作曲能力,但乐理知识和音律肯定是有所掌握的。

千首乐谱光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