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斗士”方舟子其实是网游界的鼻祖,对此你怎么看
我在别的问题里提到过这件事,结果被骂成方舟子的狗腿,唉,可事实就是事实。
我的网龄要从1996年算起,和一群狐朋狗友玩MUD以及开发自己的MUD要从1997年开始。所以这段历史再清楚不过。提问的描述里有两处不是很确切,第一方舟子不是自己开发出侠客行MUD的,是几个人一起,当然他还是其中核心人物之一;第二当年他们都是在北美的留学生或工作者,所以不能算是中国的MUD游戏,更准确的说是中文MUD游戏,也不是第一款,但因为情节和机制方面比早先的设计更合理更吸引玩家,所以全世界的华人玩家都花费着不菲的电话费用猫拨号上网连去他们的北美总站玩儿。
当年我们大学计算机中心的电脑都能24小时上互联网,所以其中几个房间简直成了中国留学生玩游戏的天堂。每天放学之后大家都会聚集到那里玩至半夜,然后一起去吃个夜宵宿舍睡觉。在侠客行北美总站,方舟子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当然因为他脾气有些怪,或者说不通人情,所以免不了引起一些腥风血雨。但不能否认他和他的同仁为中文在线游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中间的过程别的回答里描述的很详细了,我就不重复了。
说到方舟子早年的贡献,必须还得提到新语丝。虽然现在中文互联网如火如荼,可放到20年前,还真是一片荒蛮之地。当年像模像样的中文网站几乎都在北美,包括方舟子的新语丝,还有如今依旧健在的文学城。新语丝是方舟子自己搞的,收集整理了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散文等,是华人网民闲暇阅读的好去处。当然新语丝上最有意思的是打假版块,那么早就开放了网友爆料,将所有揭发国内各级学者领导学术作假舞弊的材料统统放上网,也允许大家辩论,颇有民国报刊之风。那时候被扒皮的一些人肯定恨方舟子恨的牙痒痒,无奈他人在国外,网站也是国外的,对其无可奈何。
近些年方舟子的作为引发不少争议,这里原因很多,有人格上的、利益上的、观念上的,也不乏夹私货的、凑热闹的。但无论怎样,不能抹杀方舟子早年在中文游戏和中文网站方面的贡献。
说起方舟子,
大家可能最先会想起他“打假斗士”的称号,
以及一系列的“撕逼”事件。
炮轰韩寒,手撕崔永元,如今又被指诈捐买房。
方舟子总能在舆论界掀起一阵又一阵风浪。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
这个“撕遍四方”的方舟子,
其实是中国网游界“元老”,
因为他开发了大陆首款武侠MUD网游《侠客行》
什么是MUD网游?看看《侠客行》就知道了↓↓
没错,它既不是3D,也不是2D,
甚至连一张图都没有,全程只有文字!
但就是一款像这样粗糙的网络游戏,
居然能连续运营20余年!
那么问题来了,
这位如今的“打假斗士”,
当年是如何创造出这款网游的?——
故事还得回到1995年,
那年,图形网游还没有诞生,
台湾推出了MUD网游《东方故事2》,
这是一款依据国外很火的“地下城类”游戏改编的网游↓↓
与那个年代盛行的《仙剑奇侠传》等国产单机相比,
《东方故事2》实在是太过简陋,
一切操作都得依赖用户输入指令。
但是,凭借着“多人在线”和 “高度自由”的特点,
《东方故事2》杀出了自己的一条血路,
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许多玩家的追捧,
其中就包括了当时在北美留学的方舟子。
当年的方舟子痴迷金庸。
出于对武侠的喜爱以及对MUD的好奇,
他成为了《东方故事2》的忠实玩家。
但慢慢地,他发现了游戏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他认为《东方故事2》加入了过多玄幻要素,
不够传统,更不够武侠。
于是,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做一个真正的武侠MUD。
当他提出了这个想法时,立马就得到了其他玩家的响应。
一个五人的开发小组就这样形成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
方舟子担任游戏总设计和协调人,五个人分工写代码。
两个月后,他们的游戏诞生了。
这款游戏就是《侠客行》↓↓
《侠客行》参考了大量金庸小说,
使用了大家熟悉的地点、人物和门派等等,
塑造了一个更有东方气息的武侠世界。
结果,游戏一试行就引起了留学生的大量关注,
很快就成为最受欢迎的中文网络游戏。
但那时获得成功的方舟子怎么也想不到,
危机很快就会将降临。
1996年,在一次更换服务器后,
黑客打入了运行“侠客行”的机器,
盗走了全部源代码。
更可恶的是,
他还将其公开在网络上,供大家免费下载。
而为了应对源代码泄露,
方舟子等人不得不选择主动公布源代码。
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
市面上就涌现出了许多类似的作品。
期间,开源后的代码也很快传至国内,
部分大学校园开始改写类似的游戏,
而《北大侠客行》也是那时国内新兴的MUD游戏之一↓↓
但是危机并没有就此结束,
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由于工作的变动,
包括方舟子在内的四名创始人暂时离开了《侠客行》的管理,
团队中只剩下一人,随着游戏规模的扩大,
游戏运营面临严重的人员不足。
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
剩下的创始人决定从玩家之中挑选出几个帮手,
并赋予他们权限来协助管理。
但万万没想到,祸根因此埋下,
新晋的那些管理者并不熟悉《侠客行》的管理运作,
但人人都拥有修改程序的权限。
由于相互意见经常不统一,
团队运作变得非常低效,
游戏系统一直处于极度不稳定中。
几个月后,方舟子及其他几位创始人重新回归。
面对混乱的秩序,方舟子决定收回权限,
整顿目前的游戏管理团队。
但事情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那些后来的管理者和创始人们并不熟,
在他们眼里,方舟子就像空降的独裁者。
收回权限的举动更引起他们强烈的不满。
于是,他们开始抱团,排斥方舟子等人。
除了对于权力的争夺,
更大的危机在于利益的纠纷。
团队部分成员想要把《侠客行》商业化,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
这个游戏才能有更多新的可能。
但方舟子不同意。
因为《侠客行》借鉴了大量金庸小说,
如果要进行商业化,必须支付版权费。
围绕利益纠纷,团队内部相持不下。
几经争执之后,团队的核心成员逐渐流失。
最终,心灰意冷的方舟子也选择了出走。
方舟子发表声明称,
宣布只要在不商业化的前提下,
任何人都可以任意使用、改写《侠客行》,
但是任何人都无权垄断《侠客行》的使用、开发或商业化。
至此,《侠客行》彻底失去了商业化的机会。
↑↑离开《侠客行》的方舟子回国后,专注于写作工作
随着《UO》《万王之王》等游戏的诞生,
图形网游时代正式到来,MUD逐渐走向末路。
尽管现在《侠客行》已经成为历史,
但是,它在网游发展史上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第一,它几乎是所有中文MUD的鼻祖。
从它衍生出的中文MUD游戏足有上千款之多。
而作为其血脉延续的《北大侠客行》甚至运营至今,
仍受到许多玩家的喜爱。
这些MUD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
最终催生了现代网游的出现。
↑↑第一款国产图形网游《万王之王》
第二,它为国产网游事业培养了人才,
从《侠客行》小组走出来的成员、玩家等等,
很多都成为了网游企业的高管或创业者。
而方舟子则彻底地退出了游戏圈,
几年之后,摇身一变,
成了现在我们知道的这个网络打假旗手。
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