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信用、芝麻信用哪家强
个人认为芝麻信用要好得多,首先芝麻信用开放的时间长就不用说了,其次芝麻信用的注册用户数和使用量就要高出腾讯信用一大截,再就芝麻和其它APP关联比较多,借款和淘宝消费最为重要,所以芝麻目前要好于腾讯。
犹记得今年年初的“支付宝”事件,让阿里的芝麻信用分直接被推上了话题的风口浪尖,大家似乎豁然顿悟,都意识到了个人信用分有多重要,那么同为线上支付的巨头之一腾讯,会有什么新动作呢?
8月8日是微信的“无现金日”,在这之前,腾讯已经悄悄的上线了自家的腾讯信用分,这一功能很明显是要直接对抗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不过,这个上线功能并没有怎么虚张声势,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腾讯信用分是怎么一回事,下边小象先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芝麻信用分是阿里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用于搭建个人信用模型,而腾讯也不落后,随即出现了自家信用模型—腾讯信用。
下边从五个维度进行对比,差异之处在于腾讯信用分包含财富指数的分类,而芝麻信用则加了信用历史这一项。
由以上来看,腾讯信用分的优势在于人脉,芝麻信用则偏重于购物消费行为。
腾讯信用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他的用意有哪些呢?
以小象的认知,大概是有以下几个功能。
1.建立腾讯自有的征信体系,对用户进行更精准的信用评估。
2.在个人征信体系上,推广现金贷产品微粒贷,包括信用卡办卡等。
3.为小程序的“电商化”打下信用基础,将微店、公众号等和小程序结合起来,把它渗透到朋友圈的交际中,用社交来带动“消费”,这是淘宝无法触及的领域。
其实腾讯个人信用已经铺垫已久,表面上看它只是掌握了一些社交数据,缺少很多金融数据。不过大家也都能感受到,腾讯在线下推广的微信支付功能,可以说和支付宝各占半壁江山。所以小象相信,一旦能正式上线,会很快成为芝麻信用的强劲对手的。
腾讯这次通过信用分完成了一个小闭环,旗下的微信、QQ、甚至王者荣耀都会为它提供一个庞大的数据来源,这样更简单的交互与接入功能,门槛更低,势必让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该开始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腾讯信用分啦。
小象总结了几种腾讯信用分提升的方法:
(1) 平时可以通过在微信理财通中购买理财产品,来提升财富指数。
(2) 用微信和QQ这些产品时,绑定的信用卡尽量不要逾期。
(3) 如果使用微粒贷借过钱的,也一定要按时还款。
(4) 最后一点,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腾讯信用会着重考虑我们的社交,如果我们有一些信用较差的朋友,这样也会影响个人信用的。
当有了腾讯信用分之后,会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我们会有很多类似花呗这样的正规的贷款渠道, 再者,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免压租赁服务,比如共享单车免押金,不过这次腾讯信用分之对少部分用户开通了询查通道,如果有童靴使用微信钱包、QQ钱包比较频繁的,可以尝试查询一下。
小象给大家提供两个方法:
1、登录手机QQ,在【顶部搜索框】输入“腾讯信用”,选择“公众号”分类关注,进入“我的信用”即可查询;
2、登录手机QQ,点击【左上角头像—QQ钱包—账户】,进入页面底部的“查看我的信用分”(非公测用户不显示该入口);
如果查不到的话,那就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你是说他们之间的业务还是信用功能哪家强吗?个人腾讯还是没芝麻信用全面,建议多用支付宝,毕竟支付宝有了芝麻信用,你可以申请花呗借呗网商贷。而腾讯就只是微粒贷。如果需要用钱的地方多那就支付宝吧。
在征信体系逐渐完善的今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与信用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家也在逐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例如个人征信系统,个人破产法的立法等。
和传统征信数据主要来源于借贷领域有所不同,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分的数据来源,分别是通过自身生态圈对于用户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数据评估,比如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的交易数据及资产信息,是评估的主要依据。
现在,巨头的争夺绝不只局限于支付、消费场景上,而是扩展到了能形成真正壁垒的信用领域,只有建立自身的信用体系,才能凭借大数据发力信用支付产品以及其他金融衍生业务和产品,如最简单的免押金入住,支付宝的花呗。在互联网巨头的金融帝国的版图里,个人信用分无疑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在共享、租赁、信贷等领域,个人信用分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当然,这对消费者和社会进步都是有利的,信用好的人才能立足于社会。
做为首批通过验收的8家征信机构,芝麻信用和腾讯信用同属于民间征信公司,背靠阿里巴巴和腾讯集团两座大山
芝麻信用的++显然是淘宝天猫长期积累下来的电商数据和支付宝的支付数据,包括了消费者的消费记录、水电煤气缴费情况、信用卡还款乃至包括余额宝在内理财的情况。而腾讯手中则有大量的社交数据,包括QQ的8亿用户、4000亿张QQ空间照片,以及腾讯安全积累的反欺诈黑名单数据库等。
不同的优势也投射到各自的产品上。芝麻信用目前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多半集中在消费者端,如免押金酒店住宿、免押金租车,乃至凭芝麻信用分申请新加坡、卢森堡签证等。
很显然现阶段芝麻信用的价值更高
听说过象奴吗?象奴的命运有多悲惨
大象,力大有智慧,可懂人类简单语言,但在人类面前这成了命运的错,于是有了很多故事,比如"象奴"。"象奴"一词有不同含义。
①指被人类所役使,用来做苦力的大象。比如在老挝,大象就有着很多不堪过往。
②指驯象人,过去驯象人来自底层穷苦群体。比如在泰国,驯象人是一个代表性群体。
③你或觉意外,古中国不但也有"象奴",还有"象人",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俩群体。
留意到已有网友的回答主题为①"被奴役的大象"。小编就谈②"驯象人"。
卑微的泰国"象奴"
或许很多人会有疑惑,泰国那么多大象属于国家还是私人?答案:基本都归私人所有。
泰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家族产业,从性质上看,营地主类似奴隶制下的地主或农场主,营地大象就像不停生钱的移动土地。
体面点的工作人员,多由营地主家族和亲戚构成,剩下最底层的是农夫和象夫。象夫,即从事象事相关工作的人,就是所谓的"象奴",其他阶级性称呼如"象仆"、"象丁"。
象奴负责大象的驯事、驾驭、表演、照看等重要工作,也是大象与其他人沟通的桥梁。象奴从事"贱事",卑微、劳苦、危险,做着最重要、最辛苦的工作,拿着最低廉的薪水。营地主不用干活,亲戚员工主要活动嘴皮子,比如招揽下游客(泰国电影常有的画面)。
尤其过去,象奴是一个没存在感的寡言群体。
驯象辛苦又危险
驯象最有代表性的是各种表演动作。
"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那是训自己,驯象更不容易。大象很聪明,认主人。在象营里,象奴和大象基本一对一训练,换人不好使,象奴需要有足够耐心和爱心。
现在泰国时不时爆出虐象事件,驯象师用铁链锁住象腿,手持长棍抽打大象,或用铁钩钩伤大象敏感的耳根……大象伤痕触目惊心,不忍睹。
我们印象中的大象安静乖巧,步履缓缓,但发起飙很暴躁。以前有报道,公象发情,火很大!六亲不认,一脚把年迈的象奴主人踩死了。
除发情期,大象情绪还受很多因素影响,气温、饥渴、环境等不适,或身边意外刺激等。大象一旦失常,汽车、店铺、树木、路人等,一切都可能是泄愤目标,大象主人负责买单。
据说大象记仇,善待大象就是善待自己。
今天的"象奴"
时代发展,泰国大象慢慢退出伐木行列,军队也不再列装,如今大象已无太多实用性。价值决定存在感,泰国大象从曾经的峰值10万头跌至不足4000(登记在册的)。另有近千头野生象受到政府严格保护,禁止捕获和驯化。
很自然地,很多象奴跟着丢掉饭碗。
今天象奴业务较单一,他们常受雇于一些景点,带着大象在各景点表演,或供外地游人们骑行,让他们感受下异域风情。自己得些小费,据说一次只有几十铢(10元人民币上下)。
生活艰难,也有少数象奴牵着大象沿街乞讨,在曼谷也可以看到。想想这大象要跟着沦为乞丐挺愁人,一天吃三四百斤……
据报道,2021疫情原因,外出表演的大象食不果腹,泰国有几十头大象罢工,气呼呼地返回乡下大本营……驯象人不得不跟着返回。
泰国边境,靠近柬埔寨处有个"大象之家",即象奴聚居地,象奴们每月可以领8000铢补助,免得他们领着大象流浪有损市容。
小编结语
象奴是泰国社会生活的烙印,他们与象为伍,一个背负辛酸标签的群体。时代变了,象和象奴也都变了,表演和骑行成了当下主业务。
我们还是称"象夫"比较好。据泰国生活过的朋友说,象夫分三六九等,现在好象夫很难求,而且象夫普遍存在很多毛病,懒散、嗜酒、打架、好色,还有打大象的坏习惯。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游客对大象表演趋之若鹜,就会有更多大象受到伤害。
驯象所,领象奴养象,以供朝会陈列、驾辇、驮宝之事。丨明史·职官志五
象奴丨古中国也有,指负责训养大象的人。
象人丨旧时宫廷里的一类专职艺人(古称"倡人"),模仿动物形态和动作进行表演。中国"舞狮"习俗就是由"象人"表演发展而来。"象人"又指人偶、戴假面具的人(祭祀文化)。
小科普: 你知道么,大象怀胎20-2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