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春节习俗有哪些?

常德有在腊日除尘之俗,腊月初八、十八、廿八,家家户户要打扫扬尘,清除污秽,可算是传统的卫生日廿四日相传是灶王爷上天之日,旧俗在廿三日夜里要备些果品祭祀灶王,求他在上天奏事时隐恶扬善。“大年”三十 ,合家团圆,旧俗先接祖先,后吃团年饭。 常德有守岁之俗,合家围炉团坐,送别旧岁,迎接新年正月十五 ,是上元佳节

常德团圆饭的风俗?

常德地区的团圆饭风俗因地域和民族而异。一般而言,常德的团圆饭会在除夕之夜,家人齐聚一堂,共同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这顿晚餐通常会有诸多传统菜肴,如腊味、鱼、肉、豆腐、蔬菜等,寓意着团圆、幸福、富裕等美好愿望。

此外,常德的团圆饭也注重礼仪和传统文化,如长辈先动筷子、不能倒掉食物等。在常德团圆饭中,团圆和祝福是永恒的主题,家人共享美食的同时,也表达了彼此的关爱和祝福。

常德的家乡风俗480字左右?

《荆楚岁时记》有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的记载。常德旧俗,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清晨,雄鸡初鸣之时,由男户主起来打开大门鸣放爆竹,叫做“开财门”。现时鸣放爆竹多在北京时间零点正。这一天,全家男女老幼都穿新衣,叫做“去旧迎新”。堂前灯烛辉煌,香烟缭绕,合家敬过天地、拜过祖宗后,晚辈要向长辈拜年,小孩拜了年,长辈照例要用红纸包一些钱送给小孩,叫“压岁钱”。从前,晚辈向长辈拜年,一定要跪下叩头;平辈与平辈拜年,男的作揖,女的道万福。后受外地影响,改为行鞠躬礼。旧时,给人拜年要讲“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现时多改为说:“新年好!”

  旧时拜年的规矩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即初一儿孙辈跟祖父母和父母拜年;初二出嫁的姑娘领着女婿回娘家拜年,但按习俗一定要当天赶回去,不能让家中“空了房”;初三以后,街坊邻里、亲戚朋友才互相走访,但奉信“七不出、八不归,九日外出空手回”,意思是初七不远出,初八在外地的人不要回家,初九不外出办事,因而“惟出必择吉”。近时拜年的习俗必不可少的举动,也无须择吉而行。旧时农村,初一至初三不扫地,不倒垃圾,意为“积财”。初四要敬土地菩萨,各户派人上地角田头,插三柱香,点一盏烂调羹做的小油灯,并把少许纸钱压在土块下面,以示对土地的恭敬。

  新春期间,常德各地都有在大门口张灯结彩的习惯。旧时,富家要在大门口挂两盏红纱流苏元宝大灯,表示“吉星高照”。贫民也要在大门口点上一盏小油灯,取个吉利。故民歌中有“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之语。现在,各单位都时兴在大门口扎彩门安装五色彩灯,民家新春点灯之俗虽有一段哀落,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逐渐开始兴盛。贴春联是常德城乡普遍的习俗,春联写的吉利语,门楣上还要贴一个大“福”字。大门对面的墙上(中堂)要贴“对我生财”、“万事如意”、“开门大吉”,门扇上要贴门神或送子娘娘,大门的合缝处要贴“财”字,表示“财门大开”。现时,贴春联仍很流行,但已改为新语,“门神”为新年画所取代,其他已不时兴了。

湖南常德七月半风俗?

湖南常德七月半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鬼节或盂兰盆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为祖先和亡灵祭拜,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人们会在家中设立祭坛,摆放供品,如水果、糕点和酒等。同时,还会举行盂兰盆会,包括舞狮、舞龙、放烟花等庆祝活动。此外,人们还会点起纸灯笼和纸船,以供亡灵乘坐回家。这个节日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传承家族情感和纪念逝去亲人的重要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湖南常德结婚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湖南常德结婚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常德团圆饭的风俗,湖南常德结婚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