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炎字的名人?
裴炎(?~684年),字子隆,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折冲都尉裴大同之子。
出身河东裴氏洗马房,勤奋好学,精通《左传》。明经及第,起家濮州司仓参军,迁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等职。调露二年(680年)授黄门侍郎、同三品,累拜侍中,主持门下省事务。唐高宗去世前,选为顾命大臣,接受遗诏辅政,拜中书令。嗣圣元年(684年)支持武则天发动政变,废黜唐中宗李显,拥立唐睿宗李旦,赐爵河东侯。反对设立武氏七庙,得罪太后武则天。
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发动扬州叛乱期间,主张还政唐睿宗,坐罪谋反,斩于洛阳都亭。景云年间得以++,获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号为忠。
历史上姓裴的都有那些名人?
裴姓的历史名人有:裴秀、裴楷、裴度、裴果、裴坦、裴航、裴行俭、裴徽、裴松之、裴仁基、裴昭明、裴寂、裴炎、裴耀卿、裴迪、裴光庭、裴志耕、裴周玉、裴宗澄、裴九洲、裴怀亮、裴钢、裴子添、裴蓓等。裴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为伯益之后。
裴秀,晋代司空、地图学家(今山西闻喜人)。他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制图六体”,在世界地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有《禹贡地图》十八篇。
裴楷(237—291),字叔则,生于曹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卒于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享年55岁。西晋河东郡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县人)。仪容俊爽,如行玉山上,光彩照人,时称“玉人”,博涉群书,尤精《老子》、《易经》。西晋时期重要的朝臣,官至中书令。
裴度(765—839),字中立,唐宪宗时宰相(今山西闻喜人)。他力主消除藩镇。元和十二年,督师破蔡州,唐代藩镇叛乱的局面暂告结束。有“名震四夷”、“天下莫不思其风烈”的赞美。
1、裴应章(字元暗,号澹泉,南京吏部尚书。代表作品有《庄子摘语》《左传纂》《懒云居士集》等):1536年出生于福建清流,1609年去世。
2、[史学家]裴松之(裴世期,为《三国志》做注。代表作品有《三国志注》等):372年出生于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451年去世。
3、裴楷(裴令公、玉人,与贾充等制定《晋律》):237年出生于河东闻喜,291年去世。
河南裴氏家族历史?
我们常说,盛不过三代,一个家族的传承很难延续到三代以上。但是有一个家族例外,这个家族传承两千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最负盛名的第一大世家。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之隆,在中外历史上也十分罕见。
这就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的裴氏家族。
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
从汉魏开始,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裴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
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闪耀古今,不胜枚举。
如果这些人让你感到陌生,那下面这些人你一定不陌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裴炎历史人物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裴炎历史人物简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