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介绍50字?
西湖是杭州的名片,位于杭州市中心,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国家5A景区,人生一百个必去的旅行点。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
西湖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
西湖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有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景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般的杭州有美丽的西湖。西湖之美,堪比天堂。西湖之美,犹如明珠。西湖之美,让游人流连忘返。碧柔之水上,垂抚柳叶桃花。泛舟西湖之水上,让人犹如进入天堂仙境,心旷神怡,。
漫步苏堤,垂柳拂面,眼光所見碧波荡漾,鱼儿跳跃,胜似仙境。美也,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杭州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8平方千米,绕湖一周的长度近15千米。
南宋的都城临安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首都,坐落于今浙江杭州城。五代时期的吴越国(907~978年)曾在这里建都,由于其经济基础好,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建炎三年(1129)南宋南迁至杭州后感念吴越国王钱鏐纳土归宋对宋朝的功绩和对杭州的历史贡献,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级别为“行在。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便扩建原有吴越宫殿,增建礼制坛庙,疏浚河湖,增辟道路,改善交通,发展商业、手工业,使之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1276年南宋灭亡,前后共计一百三十八年。于临安府(杭州)。
南宋朝廷将杭州改为临安府是在建炎三年(1129年),而正式将临安府定为“行在”是在绍兴八年(1138年)。当时高宗从建康返回临安,颁布了《移跸临安府手诏》,诏书中也从不敢称临安为京师。
在南宋,不会有任何人敢将杭州称为“都城”,《马可·波罗游记》和同时期的西方著作均将杭州称为行在(音译为:Quinsay),基本可能认定从南宋一直到元朝早期,“行在”都是杭州最通行的称呼。南宋的《乾道临安志》《咸淳临安志》均标“临安府”以“行在所”。
于是,后来就有了一种说法,即南宋王朝将“行在”命名为“临安府”,其“临安”的意思便是“临时安居”,意味着“待在此处只是临时的,迟早要光复故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描写临安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描写临安的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