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鱼为什么叫桂鱼?

桂鱼又叫鳜鱼、鳌花鱼,肉食性,有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体青果绿色带金属光泽,体侧有不规则的花黑斑点,小细鳞,尾鳍截形,背鳍前半部为硬棘且有毒素,后半部为软条。 它是世界上一种名贵淡水鱼、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实为鱼中之佳品。

江南人称其为桂鱼,取蟾宫折挂之意。另外因为鳜(gui)鱼的鳜字比较难写,又很容易读错,所以就写成桂鱼了。

因其色皮上有好看的大小斑点而被称为桂花鱼。

桂鱼又名鳜鱼、季花鱼等,是肉食性凶猛鱼类,也是淡水中的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 刺少肉厚,营养价值很高,分布于除青藏高原的全国各水系中。唐朝诗人张志和在其《渔歌子》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这种鱼。

桂鱼就是鳜鱼,因为鳜鱼两个字不好写,而且还容易读错,所以人们就把鳜鱼写成了桂鱼,桂鱼是俗称,鳜鱼则是学名。

鳜鱼又叫桂鱼、桂花鱼,而“桂”、“鳜”和贵族的“贵”都是同音的。并且其形态特征看起斯斯文文的,就像是一个谦谦君子一样。古人对于鱼的命名也是赋予情感的,会根据对其喜好程度及与的特性来取外号。比如四大家鱼中的青鱼又叫“秀才青鱼”,因为这种鱼的行动比较迟缓,吃食也很斯文,很少发生抢食的行为。

厨师长王刚清蒸桂鱼正确做法?

1.

将300克桂鱼洗净用刀在背上斜切3刀

桂鱼为什么叫桂鱼,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

2.

然后把10克姜10克葱切好(切3克姜丝3克葱丝用100ml清水泡着备用)

桂鱼为什么叫桂鱼,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

3.

300克桂鱼加5克盐,1勺料酒和10克姜片,10克葱段腌制5-10分钟

桂鱼为什么叫桂鱼,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

4.

待锅里200ml水烧开后放入蒸架子,把300克桂鱼放上去

桂鱼为什么叫桂鱼,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

5.

盖上盖子蒸至8-10分钟

桂鱼为什么叫桂鱼,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

6.

300克鱼蒸好取出,将鱼盘中的汁水到掉,再把3克姜丝和3克葱丝摆上去

桂鱼为什么叫桂鱼,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

7.

另起油锅待20ml油微微冒烟将它淋在放有葱姜的鱼身上

桂鱼为什么叫桂鱼,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

8.

最后倒入1勺蒸鱼豉油即可

桂鱼为什么叫桂鱼,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

9.

装盘可食

桂鱼为什么叫桂鱼,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

王刚清蒸桂鱼?

食材清单:桂鱼1条,姜葱少许,料酒 1勺,生抽1勺,蒸鱼豉油1勺,盐2g,白砂糖2g。

做法:

1.首先将桂鱼清洗干净,用剪刀剪去鱼鳃,去鱼鳞,去除内脏,清理干净。淋干水份。

2.将擦干水份的桂鱼放在砧板上,用刀再鱼背上划几刀。桂鱼的两面背上全部划上刀痕。

3.姜去皮,切片再切丝。将切好的姜丝放入鱼背的划痕处,每个划痕处用筷子夹一条姜丝放入划痕的鱼肉里。

4.葱去皮,切葱段。将葱段,姜丝放进鱼的肚子里。再鱼背划痕处摆放上葱段。加入一勺料酒。再加入一勺生抽。

5.加入食用盐,加入一勺白砂糖。最后用保鲜膜封上,再用牙签在保鲜膜上扎几个孔,放入冰箱腌制40分钟。

6.腌制好的桂鱼从冰箱取出,把保鲜膜去掉,隔水蒸13-15分钟即可。

用料

桂鱼 1条

姜葱 少许

料酒 1勺

蒸鱼豉油 1勺

盐 2g

白砂糖 2g

做法:

1.准备材料。

2、将桂鱼洗净用刀在背上斜切3刀。

3、然后把姜葱切好(切一些姜丝葱丝用清水泡着备用)

4、桂鱼加少许盐料酒和姜片葱段腌制5-10分钟。

5、待锅里水烧开后放入蒸架子,把桂鱼放上去。

6、盖上盖子蒸至8-10分钟(根据鱼的大小来定)

7、鱼蒸好取出,将鱼盘中的汁水到掉,再把姜丝和葱丝摆上去。

8、另起油锅待油微微冒烟将它淋在放有葱姜的鱼身上。

9、最后倒入蒸鱼豉油即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蒸桂鱼的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