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四大史学家排名?
中国近代四大史学家氏陈垣、钱穆、吕思勉、陈寅恪。
1、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2、钱穆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中国近代史好的师范大学?
近代史上,有11所国立师范大学:
国立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
国立师范学院,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
听着都很牛,国立师范学院为湖南师范大学前身,1938年夏,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创建一所独立的国立师范学院。1949年并入湖南大学。1953年调整为湖南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如今的湖南师范大学也是211院校,其实历史上也是国立大学,牛得很呢。
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西南大学
1940年9月20日,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创建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曾是国统区的最高女子学府。 1950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师范相关系科)合并组建为西南师范学院,后来西南农大合并为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之一,历史上很牛的。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起始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更为现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抗战爆发后,北师大被迫西迁至西安并与其他高校合并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师大成为二级学院——教育学院,后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4年迁至兰州市。抗战胜利后部分师生回到北京复校为“北京师范大学”,合并了辅仁大学部分专业,另一部分留在西北师范学院。
国立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创建于1941年,原名为“国立贵阳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为“贵阳师范学院”;现在是贵州师范大学,没有混进211,有点吃亏啊,实力的确也不咋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著名师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著名师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