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历史介绍?
大理国(937年-1094年,1096年-1254年,白语:Dablit guaif)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
大明七年(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1254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1 云南大理有悠久的历史,值得深入了解。
2 因为在古代,大理曾是中国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
曾存在着大理国和南诏国等国家,留下了不少历史文化遗迹。
同时,大理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与中原地区有着广泛的交流和影响。
3 想要了解云南大理的历史,可以前往大理古城、三塔文化村、苍山洱海景区等地参观。
此外,可以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和书籍,探寻其悠久历史的魅力。
大理古城教堂故事?
在云南大理古城人民路上有座古老天主教堂,坐落在一条静谧的胡同里,它始建于1927年,已经有92年历史,现在是大理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天主堂坐东向西,东西长36米,宽13米,总面积470平方米。整体为抬梁式建筑、重檐歇山顶,上下屋檐均用四跳偷心造斗拱挑檐,皆雕瑞兽为饰,檐角饰凤凰起翘,具有非常浓郁的地域特色。(书影拍摄写作)
教堂从正面看酷似一条遨游的巨龙,昂首摆尾,体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即华夏子孙、龙的传人;而从侧面看又像一艘硕大的船,象征天主教如诺亚方舟一样起锚远航,给人类带来希望正义、和平与爱。
大礼堂的礼拜堂部分为七间,东为祭台,祀圣母像;西为门楼,楼顶上建有四角攒尖顶钟楼。大门楼仿白族民居建筑,用多层米字斗拱挑檐,构件雕刻精致。
整座教堂完全使用是木椹结构,环环相扣紧紧相连,没有使用一颗铁钉,让人惊叹和不可思议。在使用材料上,其立柱大梁主要以上百年的老柏枝树为主,椽子是以赤松为主,雕刻也使用了上等的雕刻材料。(书影拍摄写作)
这座天主堂最大的特点是把白族建筑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特别是在木雕与石雕方面,达到了最高的水准,成为白族的建筑典范。
这座天主堂是由一位意大利修士设计,由罗马教廷、法国、意大利等国天主教会出资,聘请当地白族能工巧匠,历时三年多细致工作才建盖而成。现在成为闻名中外的优美建筑作品,也可以说是白族建筑艺术的精品。
整座教堂做工精湛,结构严谨,融合了白族建筑的古朴典雅与西方建筑的庄严与美观,是中西方建筑技艺完美融合的杰作,具有重要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也引得世界各地教友和游客慕名而来,游览参观。(书影拍摄写作)
大理的历史?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苍山马龙峰、中和峰、海东鹿鹅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时期的石刀、石斧、石坠、粗陶器。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探索从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经营西南边疆。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区遥置叶榆县,是中原王朝最早在云南设县的地区。东汉时隶属于永昌郡。三国时臣服于诸葛亮的南征军,设立了蜀汉云南郡。南北朝时先后属河阳郡、西河郡。当时,白族已大致形成,并在洱海边建筑了多座城邑。
唐初,洱海周边有6个部落,称为六诏。唐高宗时,蒙舍诏以外的五诏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开元二十六年),蒙舍诏首领皮逻阁兼并了其他五诏,建立起南诏国,并将都城从蒙舍(今巍山)搬迁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并以此为基地,继续征服周边地区,控制今天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
750年(天宝九年)到754年,唐朝先后三次派鲜于仲通、李宓率大军攻打南诏国,南诏王阁逻凤与吐蕃结盟,三次大败唐军,史称天宝战争。
779年(唐大历年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今大理旧城。南诏国在大理境内定都时间共达163年。唐德宗贞元十年,派遣节度使前往南诏,与南诏王异牟寻会盟于苍山,两国再度恢复和平。
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927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937年(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也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段氏自称是++后裔,立国后,大力推行汉文化,并与南宋遣使通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云南大理古城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云南大理古城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