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风俗习惯?

回答青岛的风俗习惯财神节

农历七月二十二,就是青岛民间的财神节了,这一天,所有经商的、炒股的、买外汇的甚至普通老百姓,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朋的支持,大吉大利、欢欢喜喜、热热闹闹一整天。2002年青岛市举办了第一届青岛市财神民俗旅游节,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各大商会都会参加。市民对于财神节的庆祝也是比较隆重,做生意的市民大都会选个吉时放几挂爆竹,预示着自己的生意红红火火。

送年,青岛在大年初二晚上送年,这个习俗相当古老;守年,除夕之夜,合家团聚通宵不眠,称守年或守岁;青岛有些地区农村守岁要守到大年五更,这时要祭天地、敬祖先、吃饺子、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春;青岛浮山所明朝军户后裔有的至今保留着过年不吃肉馅饺子的习惯,只吃白菜豆腐粉条馅饺子,这种习俗已经延袭600多年了。

青岛的民俗?

服饰民俗是指人们在服装、鞋帽、佩戴、装饰方面的风俗习惯。服饰和饮食一样,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 时代、气候以至人的地位、职业、性别、年龄都对服饰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服饰民俗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内容。

海云庵糖球会是山东青岛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

青岛国际啤酒节始创于1991年,在每年8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幕,为期16天。

青岛的传统民俗有:

男子戴“耳捂”,防严寒。

礼帽与长衫配合穿用,遮阳避雨。

农民和市贩劳动者夏季戴草帽编的形同礼帽的草帽或圆顶草帽。

中青年妇女不戴帽,老年妇女戴一种叫头箍的“箍帽”。

军帽在“文革”初期特别受人喜爱,现在成为装饰美化生活的物品。

青岛满月习俗?

山东青岛习俗是婴儿“过满月”时给婴儿理发,俗称“铰头”。铰头要在上午进行,请族中未婚姑娘在婴儿头上自下而上铰三圈,铰下的胎毛用一张面箩接住,再用红布包好,缝在婴儿的枕头里。

铰头时须有舅舅在场,如舅舅不在,则在小孩身旁放一个蒜白,谐音“舅”,代替舅舅参加。下午,由舅舅搬回去住,叫“搬满月”。

青岛的风俗习惯 家乡的习俗山东青岛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