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世界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这场金融危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使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第二阶段是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第三阶段,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98年的金融风暴是怎么引起的?
(一)内因
1.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益不佳。尽管危机前东亚各国宏观经济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例如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财政收支平衡、温和的通货膨胀、强劲的经济增长等,但实际上过分乐观的预期导致了资本积累过度,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电子、汽车制造、家用电器、房地产等部门存在大量的生产力过剩,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同时由于缺乏新的主导产业群引导,大量资金转向投机性强的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形成金融、房地产泡沫。宏观经济抵御各种冲击的能力下降。
2.“地产泡沫”破灭,银行呆坏账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一些银行甚至降低了向房地产业贷款的标准。据统计,泰国金融机构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其贷款总额的50%,马来西亚占29%,印度尼西亚占20%,菲律宾占11%。而近年来,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商业建筑严重供过于求,造成大量住宅、商业建筑被闲置,银行的呆坏账因此增加。
3.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仅降低了人们对潜在外汇风险的防范意识,也增加了货币当局宏观调控的难度。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央行不能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货币政策来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节。特别是在东南亚长期的快速增长中,国内外投资者普遍看好经济前景,大量资金投向一些热点行业。在经济出现过热迹象时,由于采取钉住制,央行的手脚被束缚,既不能改变货币供应量(国内信贷的变化被外汇储备相反方向的同等幅度变化所完全抵消),也不能改变利率(因为提高利率会使更多的资金流入本国,使过热的迹象有增无减)。特别值得指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之所以能经受住这次金融风暴的冲击,更能抗御国际投机者的恶意炒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大的大陆站在背后 。大陆明确表示要坚决支持香港政府保持港元稳定的努力,必要时甚至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联手打击针对港元的投机活动。大陆1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人民币不贬值的对外承诺都是港元稳定的坚强后盾。
19世纪以来的两次经济危机是什么?
19世纪以来的两次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一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制造业飞速发展,成为美国实体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引擎,但是制造业同时带来了大公司的诞生和劳动力的工资差异,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
第二次是在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是由次级债券危机引发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以及长期不健康的发展。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了多少直接经济损失?
7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 Asian financial crisis)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香港地区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几乎不受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