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建造时感人的故事?
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最大的灌区。淠史杭工程向灌区年均供水40亿立方米,支撑着区域内14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成为保障大别山地区粮食生产的“压舱石”。
“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曾经,短短一首《恨水谣》,透露出江淮分水岭地区群众千百年来的痛楚。
江淮分水岭有3条河流,淠河、史河、杭埠河。“淠史杭”这个让人乍一听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名字,正是3条河流的总称。分水岭峰圆坡缓,垄畈相间,雨量虽然充沛,但是降雨分布并不均匀,无雨则旱、有雨则涝。
走进位于六安市裕安区横排头渠首枢纽的淠史杭工程展览馆,在负一楼的“苦水”展区,一尊尊雕塑、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详尽描述了历史上江淮分水岭地区群众所受的水患之苦。据统计,从1886年到1985年的100年间,六安发生大旱8次、中旱23次、偏旱29次,发生水灾31次,其中特大水灾5次,淮河之灾、分水岭旱涝之痛,深深地刻进了当地群众的历史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大别山区陆续兴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5座大型水库,为拦蓄洪水、减轻淮河流域洪灾起了巨大作用。5座水库拦截了洪水,但同时也阻断了水源,使自然河流来水锐减,加剧了旱情。1958年,江淮地区再次发生大旱,六安地区受旱作物419.86万亩,其中45.46万亩作物颗粒无收,当年8月,安徽省委在佛子岭水库召开会议,下决心修建“淠史杭”工程。
河南省哪些县市属于长江中下游?
河南大部属于淮河流域。但南阳、邓州市部分地区属于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河南是我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地形地貌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是中国的一个缩影。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
河南省属于长江中下游的县比较少,大多都是位于伏牛山南麓的县市区,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它们分别是西峡县、浙川县、邓州市、镇平县、内乡县、卧龙区、宛城区、方城县、社旗县、南召县、唐河县、新野县、南阳市等。这些县市区位于南阳盆地,地势北高南低,地表水南流注入汉江。
苏州和扬州哪个名气大?
在近代,扬州似乎和苏杭不是一个量级,但是在古代,扬州的名气反而要比苏杭二州大的多,至于为何看我慢慢道来。
扬州和苏杭都是鱼米之乡,但是在古代,有一个重要的航道——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作为重要的漕运之河,承载着由南到北,由北到南的重要任务。而扬州正处在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之处,其地势优越不言而喻,各地商贾往来不绝,在盛唐之时,扬州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洛阳和长安。
在之后的千百年里,扬州一直扮演着中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所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便是对景物的咏叹,一个城市除了有数不胜数的商业贸易,又有诗人的背书来称赞漂亮,没办法名气不大。
清朝之时,社会上最有钱的商人全部都在扬州买房,如果把当时的北平比作政治中心,那么扬州就是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北可到北平,南至杭州,东西更可借长江出海,若是不富天理难容。
那么苏州这么优渥的地理位置为何到了近代便名气不如苏杭了呢,到了清政府晚期,朝堂之上官员中饱私囊,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指示漕运问题不断,各个河道常年不清理,所以逐渐被海运所取代,到了近代,更是因为铁路的诞生让中国的物流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扬州再也不是那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城市了。
铁路的建设富裕了一群本来不在路上的城市,当铁路到来之后,所有的城市都开始有了崛起的机会,苏州慢慢没落也就不足为奇了,苏州的没落只能说是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作为历史名城,我相信不久苏州一定会重振辉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江以北中国历史缩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江以北中国历史缩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