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简要介绍和优秀品质?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所谓三藏就是佛家的经、律、论,玄奘精通三藏,所以被称唐三藏或者三藏法师。唐僧不会自称唐三藏,那是别人对他的尊称,他的法名是玄奘。

然后,咱们说说玄奘的过人之处或者功绩。第一个要说的是玄奘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要知道他是拿不到当时签证也就是过关文碟偷渡出去的,一路经历自然的、人为的艰难险阻,终于抵达天竺大雷音寺。并且在天竺一待就是十多年,苦心钻营学习佛教经典。

玄奘在天竺不但读万卷书,而且还行万里路,了结天竺国的方方面面。多次参加“辩经”、讲座等活动,不仅仅是自己学习到了佛教知识,而且见解独到,得到了当地宗教人士广泛尊重,为佛教发展做出了贡献。

玄奘心细如发,对周边事务观擦入微,记忆惊人,后来由他口述++执笔铸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为后世研究当时西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地理地貌留下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总而言之,在玄奘之前的佛教都是从西域传进来的,而玄奘是奔着“拿来主义”取来的,并且也为佛教发源地带去了一些中国对佛教的理解,对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玄奘还为世界不同地区交往,提供了经验。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

西游记的人物精神?

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调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嫉恶如仇。

猪八戒--憨厚淳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沙和尚--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

为什么玄奘西行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刻苦精神,而不是鉴真东渡呢?

玄奘出生于公元602年,死于公元664年,享年62岁,在他死后23年后,唐朝再次诞生了一位得道高僧,这个人就是鉴真。鉴真享年76岁,死于日本。这两人都是唐朝少有的高僧,并且做出了很相似的举动。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虽然他们的目的不同,但是却都是对佛学真理的追求,值得后世人尊敬。

玄奘西行这件事由于《西游记》这本名著和电视剧享誉中外,但是鉴真东渡这件事却是很少有人知道的。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首先,玄奘西行是为了佛教的思想分歧去寻找正确的思想才前往印度等佛教发源地,而鉴真东渡是为了向日本传授佛教真理,因为当时的日本是十分落后的,曾多次前往唐朝学习佛教知识。

玄奘和鉴真相似的点是两人都是私自行动。玄奘曾向朝廷请求西行,但是却不被首肯,所以就只身一人独自前行。而鉴真是因为要将本国的佛教思想教授给日本,而且当时他已经是唐朝少有的名僧,朝廷不愿失去这样一个人才,曾屡次派人阻止鉴真去日本。

但最后,玄奘还是西行了,鉴真也东渡成功了。这两位圣僧对佛教思想的追求是十分可贵的,值得后人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玄奘的精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玄奘的精神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玄奘简要介绍和优秀品质 历史人物玄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