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历史说下?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复旦大学的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

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2000年,复旦大学与前身为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的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的历史?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复旦公学改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2年元旦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截至2017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244.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20万平方米。

复旦大学,1905年由江苏丹徒人马相伯先生创立于上海。复旦最初的校名是“复旦公学”,此时的复旦为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性质,在学制上低于大学一级,所以当时的复旦还称不上大学。1917年,复旦升格为大学,并改名为“复旦大学”,此校名沿用至今。

复旦最初是私立学校出身,所以其校名是自创的名称,而不像绝大多数国立、公立大学那样以城市名或省份名命名。“复旦”二字的由来,是马相伯采纳于右任的意见,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之《卿云歌》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一句。从1905年直到今天,“复旦”二字作为校名一直都未改变。

复旦大学的历史?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复旦大学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自主创办的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

复旦历史背景解析?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复旦公学改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2年元旦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截至2017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244.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20万平方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复旦教授讲述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复旦教授讲述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复旦大学的历史,复旦教授讲述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