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历史?
有关关羽的历史典故
关羽,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有关关羽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一)斩除恶霸
关羽十九岁那年,蒲州太守熊虎的儿子熊祥,为了强占张继昌的女儿鸾姣,勾结县令苗信,为非作歹。关羽闻讯,即到公堂,帮助辩理,一怒之下,打死熊祥,火烧衙署,砸烂牢门,救出鸾姣,逃至圣母庙。熊虎带喽罗追来,关羽放火烧了圣母庙。劈死熊虎,逃奔范阳避难。后到河北涿县,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
(二)桃园三结义
关羽杀了恶霸熊虎父子,逃逸江湖五,六年。一天,关羽在涿郡观看朝廷招募义兵的榜文,结识了刘备和张飞。三人一经相识,志趣相投。次日,于张飞家乡鲜花盛开的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关羽拜玄德为哥,拜张飞为弟。誓言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从此三人同心协力开创了轰轰烈烈三分天下的宏伟大业。
(三)温酒斩华雄
汜水关大战,华雄打败孙坚又连杀两员大将,联军不敢应战。关羽请战:“不杀华雄,愿砍下我的脑袋”。曹操说“将军喝了这杯热酒前去杀敌”。关羽说:等杀了华雄回来再喝”言毕提刀前去。帐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曹欲派人前去打探,忽然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着华雄的.头往地一掷。这时,杯中的酒还是热的!
(四)土山三约
徐州兵败,关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张辽以“三便”劝关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关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约’:一、今降汉不降曹;二、请给二位嫂子俸禄,不论何人不许入门;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辞曹归刘而去。三者缺一不可。
关于关公巡城的故事典故?
农历四月初八,是关帝巡城的日子。
“关公巡城”最早始于北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年——公元1119年),亦即关羽被宋徽宗封为 “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时期。
没有这个详细的历史故事。我小时候家里有本故事书,上面写的是关公点兵,说是曹操怕关羽不依附他,为了显示自己兵强马壮,就让自己不多的军队一遍遍绕圈子,从点将台前面过,后来被关公看出破绽,挥刀斩断最后一个士兵的马尾,结果不一会儿这个士兵又过来了,曹操计谋被揭穿,大为羞惭。
巡城是过去城市驻军将领例行的一项工作,想来关公在戎马一生之中也没少巡城吧,有这个说法和这个活动主要是老百姓希望借助关公保一方平安,你想想,城里要有这么一个巡逻队长,老百姓得多踏实!
也可以想象成关公在过五关斩六将时候,因为是护送嫂子,晚上自己宁可不睡觉,夜读春秋,也要避免闲言碎语,那么这个时候,晚上除了看书,提刀巡城也就是最好的一种选择了,不仅避免了流言,还加强了安保工作,更有效保护嫂子平安。
关羽挑袍辞曹的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不但不准部下杀关公,而且还亲自率领部将赶到灞陵桥头给关羽赠袍送金,为其饯行。
而关羽恐其有诈,便立马于桥上,用刀尖挑锦袍披挂身上,并勒刀回头称谢日:“蒙丞相赐袍,导日更得相会。”
遂下桥往北,顺官道而去。
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合,火烧赤壁,曹操83万人马,一败涂地,最后只带十数骑落荒而逃,恰逢关羽伏兵华容道,为报昔日之恩,放了曹操一条生路。因此关公辞曹的故事,既表现了关公的“忠义”之情,同时也突出了曹操爱才之心,以致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有哪些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有哪些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