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楼,烟雨楼风景名胜地位如何?

现今浔阳江边,耸立一座古楼,高度21米,面积为1800平方米,外观三层,内里却有四层,整体格局,浑朴典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非凡,这就是重建的浔阳楼。它是一座仿宋模式建筑,显得古色古香。原楼是座酒楼,始建于唐,宋朝重修,以后屡经兴废。宋时楼的题书“浔阳楼”三个字传为苏东坡所写,如今匾额三个苏体金字出自赵朴初的笔端。登楼凭窗纵望,江水滔流,烟霞浩渺,令人心旷神怡。更有“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之感。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叙述,宋江在浔阳楼醉题反诗,引出了一幕闹江州故事,颇令人寻思回味。大墙上镶嵌着大型瓷画,重现昔日一段风云,如闹江州的众好汉劫法场、智取无为军、李逵斗张顺等画像,再现了当时的情节。展厅陈列着有关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人物瓷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看了动人心弦。楼内装饰布局,可说是以《水浒传》中人物在江州活动之内核而展开的。

浔阳楼和烟雨楼是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两个著名景点,位于长江边上,自然环境优美。
浔阳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建于唐朝,曾多次修复和改建。它是一座典型的江南风格的楼阁建筑,古朴典雅,与长江和滕王阁相对,被称为“三楼名胜”。浔阳楼背倚山峦,面临大江,观江景秀丽,可以俯瞰长江和城市的美景。楼内还有文物古迹和历史展览,可以了解九江的历史和文化。
烟雨楼位于浔阳楼的对面,也是九江市的一个古老景点。它是明代建筑风格,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后多次修复和改建。烟雨楼是九江市的标志性建筑,整体建筑呈现古朴典雅的风格,有着悠久的历史。楼内有一座高达十二米的铜钟,被誉为“九江钟”,可以观赏到长江的美景。
浔阳楼和烟雨楼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以其建筑风格独特,自然环境优美,被视为九江市的著名景点和风景名胜。无论是风景还是历史文化价值,它们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支钢笔的故事分析?

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支派克钢笔。这支钢笔笔身为黑色,一圈圈金色的条纹,犹如年轮一般细细缠绕。你听,它在向我们讲述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1940年,一位12岁的少年和母亲跟随新四军3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曾昭铭等干部、战士25人,从皖南到江北指挥部去寻找父亲。曾昭铭是江西吉安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并在繁昌五次保卫战中屡获战功。一路上,他带领着同志们小心谨慎地通过了+++军的一道道盘查。

可是,当他们行至安徽无为县刘家渡时,被+++军队无理扣押。在狱中,敌人对新四军指战员威逼利诱,动用酷刑,战士们宁死不屈,与敌人作着最坚决的斗争。

面对敌人的凶残,斗争经验丰富的曾昭铭意识到: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在昏暗阴沉的牢房里,他的心口却像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我不怕死,只可恨死在光明还未到来的时刻。”想抬头看看那美丽的月光,只可惜封闭的牢房连一丝月光都不曾放进来,“我是多么渴望光明啊,多想拥抱那灿烂美好的未来啊。可惜我是看不到了”。

曾昭铭无意摸到自己口袋里心爱的派克钢笔,不由得心中一动:那个12岁的孩子和她的母亲,刚从香港回来,与政治无涉,有一定希望被释放。这个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啊!这支钢笔可以化身信念的传递员,将笔送给那个孩子!

次日,按照敌人的要求,这些所谓的“囚犯”要更换牢房。在人流汇合的间隙,曾昭铭迅速地将钢笔塞到少年的手上,在狱卒的监视下,一句话都来不及说。

随后,果然如曾昭铭预料的一样,这对母子在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羁押后终获自由,而23位新四军指战员却被残酷地活埋。就这样,小小的少年紧紧地攥着这支钢笔,仿佛从中汲取了力量,从血泊中走出,回到了父亲的怀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无为红色历史文化展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无为红色历史文化展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浔阳楼,烟雨楼风景名胜地位如何_一支钢笔的故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