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哪位诗人爱养猫还曾为猫写诗?

说起南宋诗人陆游,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位爱国诗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长于偏安的南宋,自小的颠沛流离和国家兴亡,对他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因此诗词中多是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豪情。陆游还是一位资深的猫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实有两首。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陆游听着窗外哗哗的雨声,旁边点着柴火,身上的毛毡很暖和,他和猫儿都不想出去。躺在床上想要为国驻守边疆,做梦梦到身披盔甲在战场出征打仗。

当时陆游已经68岁高龄,被罢官后回到老家,住在荒凉破败的乡村,还好有一只猫儿的陪伴,让他不觉得那么孤单。

中国第一个驯养动物的人?

我们大家都知道汪星人是从狼驯化而来的,距离现在大概有上万年的历史了吧,有一些研究表示,中国南方是人类最早驯化狗的地方,并且也是从中国南方走向世界,先秦的时候,狗是六畜之一,还设立专门给负责养狗的官,称之为“犬人”,也可以叫狗官,(但人家这个狗官是正儿八经养狗的官哦,没有骂人的意思),那个时候的养狗目的也很纯粹,那就是为了吃,楚汉时期有个著名的将军叫樊哙,他以前就是专门杀狗的,一直到唐宋时期,狗才被作为宠物饲养,并且流行开。

历史上最有名,喜欢养狗的人,莫过于慈禧了,她在宫里设立了一个专门养狗的地方,而且还配了四个太监,专门伺候这些狗,养的可不是二哈,是金巴。

喵星人的驯化历史相比汪星人就很短了,普遍认为三四千年的时候,埃及人最开始驯化猫的,并且,他们不是当宠物来养,而是作为神一般的存在,来崇拜,不只是在埃及,在中国古代喵星人的地位也非常的高,《礼记》记载天子祭天仪式中有个一猫的环节,就是祈求猫抓老鼠保平安,而且古人领养猫的时候还需要带聘礼去迎接猫,对你没有看错,一般是用柳条穿上一条鱼。

宋朝的文人特别喜欢养猫,陆游的诗中称喵星人为“狸奴”,而且明朝的嘉靖皇帝是有名的猫奴,喜爱的猫死了,让大臣写祭文来超度爱喵,还厚葬在景山北面。

猫嬉戏的诗句?

《蝶恋花》宋代•秦观

紫燕双飞深院静。

簟枕纱厨,睡起娇如病。

一线碧烟萦藻井。

小鬟茶进龙香饼。

拂拭菱花看宝镜。

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

闲折海榴过翠径。

雪猫戏扑风花影。

《世无良猫》清代•乐钧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恐,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译文/注释

  有个人憎恨老鼠,倾尽所有的家财讨得一只好猫。用鱼肉喂养,用棉垫、毯子给猫睡。猫已经吃得饱饱的并且过得安安稳稳,大都不捕鼠了,有时猫甚至与老鼠一块嬉戏,老鼠因此更加凶暴。这人十分生气,把它赶走,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好猫。

狸奴才是指什么意思?

最近这些年,“猫奴”这个词是非常火的,很多人对于猫这种动物完全没有任何抵抗力,愿意为了养一只猫做任何事情,但也有人发现,其实做猫奴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古代很多人早就已经被猫这种生物给征服了。不过,古代也有奴,却不是人,而是猫,猫被人们称为狸奴,狸奴又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奴,指的其实应该是“主子”吧,养猫的人才是“奴”?

狸奴指猫,猫的别称。自古人们深爱猫咪,诗人更是亲昵地称猫为“小狸奴”。 狸:狸 lí 即山猫。金代刘仲尹《不出》诗曰:“天气稍寒吾不出,氍毹分坐与狸奴。”仅两句诗便勾勒出一幅惬意温馨的人猫相亲图。宋代陆游的《赠猫》诗云:“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这虽是一首怀才不遇的自嘲诗,但诗中饱含对猫的深爱。

黄庭坚《乞猫》:“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陆游《赠猫》:“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资俸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诗中提到的“裹盐迎狸奴”,“穿鱼聘狸奴”,源于古代的习俗,宋朝人把接猫回家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像娶妾一样,要给出“聘礼”——当然,不必像娶妾一样给什么珍珠翡翠白玉锁,但是给一定数量的盐或者鱼却是必须的。我听过一个很有趣的说法,说如果是主人的猫所生的小猫,那么就要给主人盐。而如果是野猫的小猫或者猫贩子的猫,就要将小鱼穿成一串,给母猫送去,表示郑重。不知这说法是真是假,姑妄听之吧。由文徵明的诗可见,用盐或小鱼来“聘狸奴”的风俗,一直延续到明朝依然存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代养猫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代养猫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南宋哪位诗人爱养猫还曾为猫写诗 宋代养猫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