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女朋友家过年,她家里是客家人,广东河源的,请问有哪些风俗啊规矩之类的,以免闹笑话?
嘻嘻~~先祝你新年快乐!!
1河源主要的客家人居多,所以一般都是客家风俗。不过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哦~~~我家这呢~~年二十左右就开始弄小吃了有(油果、蛋散、牛耳饼、炸饺子、米饼....),到了年二十七、八、九、就开始买猪肉和鱼做农家菜(肉丸、酿鱼、酿豆腐、猪蹄、炸鱼块)了,年三十早上就开始宰牲畜了(鸡,鸭,鹅....)这些是备着年后亲戚来用的,在这天早上就要有弄好的大公鸡拜天地、祖先和神,晚上就接新年咯~~到了年初一就去拜祖先咯~~这天要放很多鞭炮的,之后的就是走访亲戚的日子了(呵呵~~也是拿红包的时候了)
河源客家人女人裹脚吗
女子缠足现象在清朝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汉族人家的女子无论贫富,从幼年起几乎都裹起了“三寸金莲”。如果不缠足,就会受到普遍的嘲笑。
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现象,作为汉族分支的客家人,没有缠足的习俗。客家女子为什么不裹小脚呢?
客家人是从秦朝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等,由北方迁徙到南方的汉族人,到南宋已形成了特定的群体。其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份很多人认为,客家先民南迁时,缠足还未形成风气,他们在南方定居后没有受此影响,客家女子得以保留天足,身体也比缠足女子更加健康。
这一观点似是而非。礼教文化辐射力很强,缠足也是逐渐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客家地区为何抗拒了这一习俗的蔓延呢?
说到底,不缠足是由客家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状况决定的。
客家先民大多生活在山高林深的地区,生产落后、交通闭塞、人口密度低,他们要想在此安居,必须比在中原生活时付出更大的辛劳。所以,一个家庭的成年男女,都要作为劳动力投入到生产中去。男主内、女主外已经满足不了生存需要,男女同耕才可维持温饱。
一首客家山歌的歌词正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妹在山上割芦箕,哥在山下铲草皮,芦箕烧火草皮盖,生死共堆唔分离。”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个裹了小脚的女子,还怎么上山割芦箕?
经常情况下,已婚女子承担的劳动量可能比男人还重,她要养育子女、照顾公婆、整理家务,还要和丈夫一道垦殖。如果是一个小脚女子,显然无法完成高负荷的体力劳动
河源物质文化遗产?
河源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一、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Ⅰ)
客家童谣
市直
二、传统音乐(1项)
序号
1
传统音乐(Ⅱ)
客采调
和平县
三、传统技艺(6项)
1
传统技艺(Ⅷ)
客家菜烹饪技艺
市直
2
传统技艺(Ⅷ)
铁炉功夫汤制作技艺
源城区
3
传统技艺(Ⅷ)
彩扎(楼镇彩扎)
和平县
4
传统技艺(Ⅷ)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
(月光饼制作技艺)
龙川县
5
传统技艺(Ⅷ)
擂茶制作技艺
紫金县
6
传统技艺(Ⅷ)
糖环结制作技艺
连平县
四、民俗(2项)
1
民俗(Ⅹ)
渔梁习俗
连平县
2
民俗(Ⅹ)
临江镇关帝庙会
江东新区
河源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2项)
一、传统技艺(1项)
序号
分类(代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1
传统技艺(Ⅷ)
绿茶制作技艺
(石坪茶制作技艺)
东源县
1
民俗(Ⅹ)
上灯习俗
(龙川上灯习俗)
龙川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德河源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德河源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