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有哪些习俗?
腊货传递出最早的年味
腌制腊货的习俗在安庆市由来已久,每年腊月晴好的日子,大街小巷到处都能见到晾晒的腊货,这些腊货经过阳光的“爱抚”,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时刻传递着即将过年的信息,让人们最先感受到了年味。
由于腊货贮存时间长、食用方便、味道鲜美等特点为众多市民所钟爱,因此腌制腊货始终是很多人家腊月里的“必修课”。今年80多岁的汪老太说,以前腌制的腊货主要用途是应急,腊月雨雪多、蔬菜稀少,不便买菜的时候,一家人象征性地弄点腊货下饭,或是临时来了客人用于招待。这个时候,不管是客人还是家人,只要见到桌上有了腊货,就会感到过年的气息。腌制腊货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图个好的吉兆,通过储备的腊鱼、腊肉、腊鸡、腊鸭等,企盼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腊货腌制、晾晒、食用的整个过程,每道环节都倾注着美好的愿望,年味无意间也被渗入到了每道工序之中,时时触及着人们的神经,一不留神就会想到快过年了,让人最先接受到过年的信息。
现在,很多人家仍然延袭着腌制腊货的习惯,其目的已有所改变,更多的是为了品尝它独特的口味,其实,腊货本身的特有味道就是年味的组成部分,只是一部分人没有这样认为而已,现在想想,当腌制腊货的那一刻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过年的餐桌上又缺少不了这种传统的年货,所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腊货都是最早传递出年味的食品,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腊货的味道就是年味。然而,如今不少人图省事不腌制腊货,想吃的时候购买也很方便,所以由腊货反映年味的效果,在他们身上有所淡化,他们只通过别人晾晒的腊货感受到丝丝年味,缺少了自己动手倾心尽力操作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恰蕴涵着只可意会的年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渐渐地省略了,如腌制腊货、炒炒米、炸圆子等,这就是人们感觉年味渐淡的根本原因。
2022焚烧秸秆时间?
2021年,在各市和省直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实行“重事实依据、重事前报告、重责任压实”的管理机制,全省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卫星监测发现热异常点25个,较2020年同比下降54.5%,火点数为有数据记录以来新低。
现就2021年秸秆焚烧火点认定及2022年禁烧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2021年秸秆焚烧火点认定
经核审,认定秸秆焚烧火点8个。其中,安庆市2个(望江县2个:E116.86°,N30.27°;E116.88°,N30.31°);铜陵市2个(郊区:E117.09°,N30.95°;枞阳县:E117.68°,N31.14°),淮南市1个(凤台县:E116.70°,N32.64°);池州市1个(东至县:E116.95°,N30.18°);芜湖市1个(无为市:E117.98°,N31.28°);淮北1个(濉溪县:E116.73°,N33.71°)。全省16市每百万亩火点数均低于2个,达到年度目标要求。
二、2022年禁烧工作要求
各市要切实增强对秸秆禁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压实责任,对山场炼山、森林防虫、防火消防演练、风俗祭祀等可预见的火情,要及时明确火情时间、点位坐标,并提前1个工作日书面向省大气办报备。对发生山林、建筑物、荒草等意外火情的,要第一时间将带有时间、点位坐标和现场参照物的视频影像资料向省大气办报备。
各市对卫星遥感监测的热异常点信息发出后,应当及时组织排查,未发现公布坐标中心半径2公里范围有农地过火痕迹的,要在热异常点公布后的1个工作日内,向省大气办书面申请现场核查。因未履行提前报备和申请现场核查的,原则上不予核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枞阳美食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枞阳美食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