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有哪些?
[古文]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98、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不忘勤学。
[古文]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99、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而忘记勤奋学习。
[古文]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100、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
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
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古文]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101、东汉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
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古文]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102、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
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
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古文]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103、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
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古文]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104、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古文]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105、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有关哪些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1、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同县人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被他家雇去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惊讶,资助给匡衡书,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
2、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3、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
4、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5、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勤学奋进的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勤学奋进的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