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黔灵山公园历史?

  历史:黔灵山公园是一座综合性的游览公园,建于1957年,位于贵阳市西北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称的黔灵山而得名。  介绍:黔灵山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北,公园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东北有市北路,北至关刀岩、小关水库,西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及圣泉。距市中心1.5公里,面积426公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园内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茏,古洞清涧,深谷幽潭,景致清远,自古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  因为黔灵山一带大气候背景处于高原地带,所以黔灵山的气候条件是相当一致的,具有与典型中亚热带地区有所不同的高原亚热带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充沛、生长期长,年均气温15.3℃,一月均温4.9℃,最高气温33-34℃,最低气温4―5℃,无霜期270天。  园内古木参天,植被茂密,集贵州高原灵气于一身。山上生长着1500余种树木花卉和1000多种名贵药材。清泉怪石,随处可见,并有成群的罗猴和鸟类栖息于此。沿"九曲径"登山可达弘福寺,该寺建于明末清初,是贵州著名的佛寺之一。弘福寺与山麓的麒麟洞及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黔灵山公园集山、林、泉、湖、洞、寺、动物于一体,清绝于世。有"贵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称。黔灵山属黔中山原中部的一部分,园区山岭连绵、谷地相间,地形富于变化。

黔灵山的历史背景?

一、黔灵山的由来

康熙十一年(1672)佛教临济正宗第三十三代传人赤松和尚于山中创建弘福寺,名其山为黔灵山后,这座处于黔中万山丛中的独秀灵山才令人瞩目,前未游历山水、销影遁迹、弘法传道的先贤往哲、骚人墨客、高僧名释、达官贵人不绝于途,很快便使黔灵山成为热闹非凡、远近驰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此后,黔灵山旅游胜地之名益发响亮,数百年不衰。

二、黔灵山的变迁

1、隐身边鄙之地,鲜有人知。

黔灵山在明代以前,“因其生于边鄙,埋没于荒烟寒雨中”,还只是荆蛮之地,尚未开发。

2、明代踪迹初现。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1375~1414),镇远侯顾成游登并发现圣泉之后,山中景点始见于史籍,其秀丽奇诡的自然风光才渐为世人所知,陆续有人迈出了探寻的脚步。其中不乏文学家杨慎、旅行家徐霞客等著名人士。

3、建庙赐名,初露锋芒。

虽然有了一些游人探访,但由于太过偏僻荒凉,直到清初此地仍然是“荒烟野树,人迹罕至,固虎豹之宅,而狐狸之居也。”直到康熙十一年赤松和尚于山中创建弘福寺,取名其山为黔灵山后,这座名山才开始令世人瞩目。

4、旅游资源开发并兴旺发展。

佛++是黔灵山景点的开辟者。佛教在唐代从黔北传入黔中,至元末,佛教影响已遍及全黔。黔灵山到明代已开始受到佛教影响。之后,尽管黔灵山饱尝动荡,历尽沧桑,但佛教一直是黔灵山的主要活动者,直到清末亦是如此,就是到了民国中期,黔灵山仍然是落发僧徒的世界。数百年来逐渐形成的这种状况,决定了佛++成为黔灵山开发者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们成为黔灵山旅游业发展与繁荣的主要力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黔灵山公园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黔灵山公园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贵阳黔灵山公园历史 黔灵山公园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