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是否正确?
仅就“天津教案”而言,曾国藩或许有错但绝无罪过。
一、曾国藩对“天津教案”的处理
“天津教案”发生后,法、英、美等国一面向清政府提出++,一面调集军队进行威胁。清政府大恐,一面要各地严格保护教堂,弹压群众,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一面派时任直隶总督曾国藩前往天津查办。
曾国藩对于“天津教案”的处理,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布《谕天津士民》,指责天津民众不法举动,严禁天津民众再生事端;
2、释放犯法教民和涉案拐犯,并在上呈朝廷的奏折中为传教士辩解;
3、大肆搜捕参与“天津教案”的民众;
4、对案件做出最终处理结果:判++20人,流放25人,天津知府、知县革职并流放黑龙江;支付抚恤费和赔偿财产损失银49万两;派崇厚作为中国特使到法国赔礼道歉。
根据时人笔记记载,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的每一步操作都惹得天津乃至全国各地的严重不满,纷纷“斥为谬论,坚不肯信”,甚至连曾国藩昔日好友、属下臣僚也都“责问之书日数至”。案件审结以后,曾国藩受到的谴责之声更为猛烈,“诟詈之声大作,卖国贼之徽号竟加于国藩。京师湖南同乡尤引为乡人之大耻”。
很明显,此时的曾国藩已经从名震天下的“中兴名臣”、“国人精神之典范”彻底跌落,变成了“谤讥纷纷,举国欲杀”的汉奸、卖国贼。甚至,连曾国藩自己也认为”天津教案“的处理结果让其”积年清望几于扫地以尽矣“,不得不引咎辞职、落寞离津。
二、曾国藩到底有没有错
从“天津教案”的处理结果来看,曾国藩很明显伤害了天津民众乃至中国人的民族感情。但这样的处理结果,果真就该怪罪曾国藩吗?我们以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火烧望月楼故事介绍?
1870年6月,法国天主教仁慈堂收容的中国儿童,因发生瘟疫大批死亡,教堂将之葬于河东盐坨之地,每二三人一棺,尸骸暴露,惨不忍睹,引起群众愤恨。适天津不断发生迷拐儿童事件,被捕案犯供称系受教堂指使,一时民情激愤,舆论大哗。6月21日天津知县刘杰同拐犯到望海楼教堂对质,教堂门前聚集的民众与++发生冲突误会,加上语言不通,围困教堂的人民群众开始和教堂里面的神父、修女以及信徒发生了口角,并开始投掷石头。
在这个紧急关头,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了——法国领事丰大业(Henry Fontanier)。
在丰大业看来,这是中国人无缘无故围攻法国教堂,这是中国人“++裸地欺负”法国人,此时的丰大业眼中只有《中法天津条约》,他一根筋地认为:依据《中法天津条约》,法国人有权在天津传教,不容侵犯,而且依据《中法天津条约》,就算是法国神父犯了罪,也应该由我丰大业来逮捕和审判,轮不到你们中国人去围攻教堂。
抱着这样“一根筋”的信念,丰大业带上了自己的手枪,闯进了天津“三口通商大臣衙门”。
在三口通商大臣衙门,丰大业上气不接下气,而且语气毫不客气地对中国的官员说:“现在你们的老百姓围攻我们法国人的教堂,请你立即派人前去镇压!”
丰大业在三口通商大臣衙门,没有得到令他满意的答复,丰大业于是返++堂,但是在途中遇见了天津知县刘杰。
于是丰大业和刘杰论理,一来二往,性格骄横而且鲁莽的丰大业,在这个时候突然失去耐心,热血冲上脑盖,他拔出手枪,朝着刘杰“砰、砰、砰”大放一通,刘杰躲得快,但是刘杰的一个幕僚被当场打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曾国藩讲天津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曾国藩讲天津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