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标修改后有什么变化?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文本形式上,仍然保持前言、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即《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但是在这四个方面,不仅做了文字上的修改,使之更为准确、简明,而且还在内容、体例和理念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更加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的功能。
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课标修订稿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更强调探究式学习和教与学的创新。
简述十九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19世纪后半期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主题。为进一步适应产业革命所激发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19世纪中期之后,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曼彻斯特学院、南安普顿学院、纽卡斯尔学院、伯明翰学院等一批英国城市学院得以成立。缄市学院的兴起为科学教育内容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同时也为中产阶层子弟接受高等教育开辟了新渠道。
大学推广运动也是19世纪后半期大学发展的一项主题。大学推广运动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主要表现为全日制大学采取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扩大接受高等教育对象的范围。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大学推广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891年,仅英格兰就开出了500多门课程,参加学习者达6万之众。大学推广运动在发挥大学作为社会文化中心功能的同时,还促使社会中下阶层子弟获得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进入19世纪后,产业革命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的勃兴,功利主义成为重要原则,普遍要求大学能研究、教授实用的新课程。形成建立新大学的思潮。这种思潮促使一些学者和资产阶级开明人士,要求建立新兴大学,教授世俗的学科知识,在此背景下,英国兴起了“新大学运动”。
意义:
新大学运动加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将高等教育对象扩大到中产阶级,极大地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使得科学教育步入大学讲坛。
初中新课标金榜学案答案历史?
1、++战争,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37年12月13日;30万以上 3、洪秀全;华尔 4、辛亥革命;中国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剪辫子,去缠足 5/1949年4月23日;宣布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6、铭记历史,爱我中华
高中历史有几本书啊?
高中人教版的历史书一共有六本巡修,分别是: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历史书一共有九本书,必修书有三本,选修书有六本
历史人教版必修书分别是:
1、必修一,政治史
2、必修二,经济史
3、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
三本!高中历史总共有3本必修和6本选修。3本必修分别为:必修一有关政治、必修二有关经济、必修三有关思想文化。虽然看起来有九本书是要考的,但是主要的就是那三本必修的。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的时候,应该要仔细阅读,然后努力背诵那三本必修的就可以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课标世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课标世界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