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一、春节

1、春节的由来: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2、春节习俗: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包括贴门神 、贴春联 、接灶 、贴福祈福 、置天地桌 、吃年夜饭、守岁、放爆竹、接神、祭祖、接财神、隔年饭等。

二、元宵节

1、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2、元宵节的习俗: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 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三、清明节

春节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时间?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及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节日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春节:1月25日--1月31日 (周日——周六)

元宵节:2月9日 (周一)

清明节:4月4日 (周六)

端午节:5月28日 (周四)

乞巧节:8月26日 (周三)

中秋节:10月3日 (周六)

重阳节:10月26日 (周一)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阳历每年不一样;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是春节年俗中重要的节日;

清明节在每年公历的四月的四、五日,清明节人们会祭祀已逝的亲人;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据说这个节日和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佩戴香包等习俗;

乞巧节是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有吃月饼、赏月等习俗;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习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元宵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元宵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春节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时间,元宵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