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故事?

这本历史故事连环画,从我国商代国君成汤的始祖契出生的故事说起,概略地介绍了成汤以前商族的几个首领;重点介绍了成汤求访贤臣伊尹、讨伐夏桀而得天下的故事;最后描写商朝末代国君殷受(即纣王)专横暴虐,导致商朝的灭亡。

苏妲己真实历史故事?

        根据正史的记载:帝辛20岁嗣位。也就是公元前1075—1046年在位。《今本竹书纪年》记载,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在《国语》中,也有类似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是帝辛在位的第40年,也就是公元前1047年,因为有苏部落叛变,帝辛派大军讨伐,有苏部落抵挡不住,酋长只好把女儿——苏妲己献出来乞和。帝辛带着战利品妲己凯旋回归时,他已是60开外的人了。

  周武王在《尚书》中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第一是酗酒;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第三是重用小人;第四是听信妇言;第五是信有命在天;第六是不留心祭祀。帝辛暮年热衷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确实是事实,说纣王惟妇人之言是听,就是对妲己的话言听计从。这一条罪状,并不切合实际。因为商代人颇重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确切记载的,比如前边谈到的帝辛征召方和到召方打猎,都要由官员卜卦。妲己能够影响政治决策的力量,实在微乎其微。

  妲己只能算是商纣王晚年生活的伴侣,且只和帝辛在一块生活了一年。对妲己,帝辛谈不上言听计从,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宠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权力,何以妲己的族人,始终就没有能够得势呢?

犁锄殷郊的故事?

犁锄殷郊

封神榜中的殷郊犁锄之厄是由古代的酷刑“犁首之厄”而来,指:把人埋在地里,露出脑袋,然后就赶着牛,用那尖尖的犁象耕田一样犁过来。封神榜中殷郊遭受了犁首之厄这种刑法是根据他死后成为太岁神制定的。

殷洪和殷郊都是商纣王的嫡子,殷商王子,在母亲姜皇后被杀后,遭到纣王派人追捕。一日,赤++和广成子闲来无事,结伴同游,经过朝歌上空,看到被绑于午门的两个小孩殷洪和殷郊,心生怜悯,一阵风把他们哥俩给救了。赤++收殷洪为徒;广成子收殷郊为徒,便各回洞府去了。

话说姜子牙金台拜将日期将近,赤++受元始天尊之托,派殷洪下山助子牙东进五关,会诸侯于孟津,也可借此机会报杀母之仇;并把法宝紫绶仙衣、阴阳镜、水火锋尽付给他。没想到,殷洪竟被申公豹巧言说动,昧了誓言良心,掉转矛头去打西岐。赤++下山苦劝不听,以其欺师灭祖,叛离玉虚,终应誓言,死于太极图中,身化飞灰。

没过多久,殷郊也奉广成子师命下山助周伐纣,并带上师父的镇洞之宝方天画戟、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等。谁料在中途,殷郊亦如殷洪如出一辙,被申公豹几句言语,临阵倒戈,把军旗更换成了纣号,用番天印打伤了哪吒,生擒黄飞虎和黄天化。殷郊甚至用师传的番天印来对付自己的师父广成子,后被姜子牙和燃灯道人所败并引入岐山,受犁耕而死。

牧野天地清明历史典故?

周与商的决战拉开了,但是前线的倒戈使武王轻松获胜。

会合诸侯

武王的伐纣大军在十二年二月甲子日的凌晨到达商都南郊的牧野,其他参加伐纣的诸侯军也都纷纷来到。这些诸侯军有庸(今湖北竹山县西)、蜀(今四川成都附近)、羌、掌(今重庆市巴南区)、微(今陕西眉县附近)、卢(今湖北宜城市西南)、彭(今湖北房县东)、濮(分布于今湖北中南部)等国族。牧野广场上,人声鼎沸,群情振奋。看着这样热烈的场面,武王不禁思绪万千。推翻商纣的统治是父王临终时一再的嘱托。现在,周兴殷亡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他怎能不激动万分!

设计惑敌

太公到达殷都附近后,就设计给小孩吃一种丹药,使小孩浑身发红,并教他说“殷亡”二字。殷民见全身红色的小孩,以为天神下凡,听小孩口口声声说“殷亡”,就认定殷亡在即,这是天意。消息传开,殷民及军士惶恐不安,毫无斗志。

武王大军在行进的路上,曾遇到纣臣胶鬲。胶鬲是一位贤士,问及武王这次出征的目的和到达的日期。武王为了不使胶鬲在殷纣面前受到惩罚,告以实情。胶鬲迅速回到殷都,向纣汇报。殷纣匆忙调集亲军卫队,以及服劳役的奴隶,还通知附近与纣臭味相投的一些诸侯前来勤王,共征得军队七十万人(有的书上说是十七万人)。纣的军队也于甲子日的清晨在牧野的北面摆开长阵,准备与武王大军决一死战。

古代人物画像誓师大会

黎明时刻,牧野南面的伐纣联军在武王主持下举行誓师大会。武王首先对各路来会的军队进行慰问。他亲切地高喊一声:“辛苦了,从西方远道而来的将士们!”接着就开始了他的誓师讲话。武王说:“我尊敬的友邦国君,诸位官员、将士,以及从西南、西北来会的各国勇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立好你们的矛,听我发布誓师命令。”全场肃静,武王高亢有力的声音,划破长空,在山谷中回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殷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殷的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殷商故事 关于殷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