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强弓是多少斤?
古代强弓是十二石弓。
据《梁书》记载:“羊侃臂力绝人,所用弓至十二石,马上用六石弓。”释义为:羊侃的臂膀很有力,他所用的弓可达到12石,马上的弓也能用6石。
古时弓力以斤为单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考古证实明朝一斤约合今591克。军中标配弓箭合当今60千克,体弱者也用合今30千克弓,强健者能开七十多公斤的强弓,更有高者统称“虎力”。
清朝建立后,明代使用的突厥弓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重型的弓和具备穿甲能力的长箭。清朝使用的弓在前代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已有千年历史。这种弓的拉力很大,达到70公斤以上,弓身也长,达到1.8米。
每个时代的弓重量一般都是不同的,按照先秦时期来说,一般最差的士兵都要拉3石弓,按照那个时候的计量单位来算的话,一石差不多等于120斤,不过那时候的一斤只有250克,所以整体换算下来的话就是相当于如今的180斤差不多!
古代的箭大约有多重啊?每只?
箭,又名矢,是一种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因其弹射方法不同,分为弓箭、弩箭和摔箭。弓用之箭较长,通常在70厘米以上(个别战箭长度超过一米);弩用之箭较短,在50—60厘米上下。
箭的重量按种类和用途不尽相同,但一般不会超过50克。
(1)矢: 箭的别名,〈广雅·释器〉:“矢,箭也。”“矢,指也。官其有所指向,迅疾也。”
(2)八矢: ①箭类的总称。②中国古代的八种箭:《周礼·夏官·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灋……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矰矢、茀矢,用诸弋射;恒矢、庳矢,用诸散射。”郑玄注:“此八矢者,弓弩各有四焉,枉矢、杀矢、矰矢、恒矢,弓所用也,絜矢、鍭矢、茀矢、庳矢,弩所用也。”
(3)匕: 古时箭头的别名。《左传·昭·二六年》:“谢之中盾瓦……匕人者三寸。”
(4)一枪三剑箭: 箭的一种箭头为扁平锐三角形,箭杆以木或铁制,供弓弩发射用,因其一次可发射三枚,故名。
(5)三叉箭: 箭的一种。其式样与普通之箭相似,惟箭头为本叉形,中有尖刃,两侧各有向外突出的小刀,整个箭头呈扁平状。
(6)大羽箭:箭的一种。箭习与箭杆比普通箭为长。唐·杜甫《丹青引》诗:“良相头上进贤冠 ,猛将腰间大羽箭。
(7)小凿头箭: 箭的一种。箭头形状如凿头,箭杆较细,以木或制成。供子弩发射。
(8)飞凫: 箭的一种,《六韬·虎韬·军用》:“飞凫雷影自副。“《注》:”飞凫。赤茎白习,以铁为首。”
古代一担多少斤弓箭?
古人所使用的弓大约一般在40磅到160磅之间。但即便就是这个重量,放在如今,依然大多数人是无法开弓的。除非是经过了专业系统的训练之后才能够达到古人的水准 。
古人为什么力气大呢?这与冷兵器时代的生活习性有关,远的不说,单说近的,上世纪的农村,不是还有许多农夫扛稻谷一扛就两三百斤吗,六十多岁的老大爷也能扛起两百多斤的担子,古时的科学没有现代这么发达,没有这么多自动化的机器代替人力,而且在战争年代,丛林法则,力量大、武艺高可以在争斗中占上风,苦练就是保命的资本。一些超常体质的人,再加上苦练,拥有一些现代人不具备的力量,是完全有可能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名将弓箭重量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名将弓箭重量排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