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四个成语或故事名称有哪些?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传奇的一生,形成了许多成语故事,他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成语第一人! 因他而形成的成语,一方面是自己创造的(在文章中写出),一部分是当时人们的评论和对话(包括敌人),一部分与世界名著《三国演义》有关,最后是后人评价总结的。因此,后人又有评价说诸葛亮是散文家,发明家,外交家的。 据我不完全的收集,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有将近一百条,我将分段写出,以便于大家阅读。1,三顾茅庐——表示帝王礼贤下士,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出处:《三国演义》。 2,初出茅庐——比喻新露头脚。出处:《三国演义》三十九回。 3,不求闻达——指不追求名望地位。出处:诸葛亮《出师表》。 4,舌战群儒——指同很多人辩论,驳倒对方。出处:《三国演义》四十三回。 5,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出处:《后汉书,王涣传》,《三国演义》四十六回。 6,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志趣高远。出处:诸葛亮《戒子书》。 7,闭门思愆——指关起门自我反省。出处:《三国志,蜀书,来敏传》。 8,鞠躬尽瘁——形容小心谨慎,用尽心力操劳到死。出处:诸葛亮《出师表》。 9,七擒七纵——比喻运用智谋,让人心悦诚服。出处《三国演义》。 10,计日而待——形容为时不远。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实现。出处:诸葛亮《出师表》。 11,锦囊妙计——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出处:《三国演义》。
描写神话人物四字成语?
1、夸父逐日
【拼音】: kuā fù zhú rì
【解释】: 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 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举例造句】: 真谓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 ★南朝·宋·僧愍《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
【拼音代码】: kfzr
【近义词】: 夸父追日、自不量力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自不量力
【英文】: bay the moon<kua fu's="" race="" with="" the="" sun="">
【故事】: 相传古代勇士夸父身材魁梧、力大无穷,认为世界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他拿着手杖去追赶太阳,他翻过许多座山,渡过很多江河,累得精疲力尽也没有赶上太阳。他还是不死心,一直坚持找,直到他快到大湖边时,他因劳累过度而死。
2、嫦娥奔月
【拼音】: cháng é bēn yuè
【解释】: 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举例造句】: 嫦娥奔月,龙宫探宝。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拼音代码】: ceby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飞向月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