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己后忧天下的事例?
1、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他抛下家室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屡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山野岭上,他也曾想过家,沉吟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诗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归无计”,就在那里餐风饮露度过了半辈子。
2、文天祥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考虑到“国事至此”,就“不得爱身”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发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
3、伍子胥伍子胥,他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也是知名的军事家,最初他的父亲是楚国平王的太傅,被谗臣诬陷,使得他父亲和大哥都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一路逃到了吴国,也是姑苏城的营造者,后来伍子胥带着吴国的军队征战四方,使得吴国成了众诸侯中的一大强国。在最初的越国来降时候,伍子胥就向吴王进言提早杀了勾践,可是吴王不以为然,他认为越国已经来降不足畏惧,伍子胥遭到拒绝之后深知自己无法说动吴王,也知道吴国离灭亡不愿,于是就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朋友。回来之后就被奸臣污蔑说他有谋反之心,吴王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尽,伍子胥对他说,你现在的王位是我帮忙争取,而你登基之后要分我一半我都没有要,现在你居然听信奸臣的话信我谋反,然后嘱咐家人在他自尽后把他的眼睛放在吴国的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吴王气愤不已,立马就命人把他的尸体,扔到钱塘江中,最终吴国在几年后被越国所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把亲人陷害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把亲人陷害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